常聽老一輩講“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
這說法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尤其是夏季那么熱,本該吃些清涼解暑的東西,怎么反倒適合吃溫熱性的生姜?這其中到底藏著什么奧秘?
一、“夏吃姜賽參湯”,真有這么玄乎?
中醫認為,夏季人體的陽氣聚集在體表,內部的脾胃虛冷,食用生姜可溫胃健脾。但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都會貪涼大量攝入冰冷的食物、吹空調,進而會損傷脾胃陽氣,讓整個人疲乏無力、腹瀉、腹痛等癥狀出現。在這個時候,適量吃可以生熱的生姜,可起到很好的祛寒濕作用。
夏季吃姜還可以增強食欲,因生姜內的姜辣素成分可刺激舌頭上的味覺神經,讓胃粘膜上的感受器也受到良性刺激,進而增加胃腸道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起到促消化、增食欲的作用。
除了可以增強食欲外,姜辣素還能對心臟、血管帶來一定刺激,加快血液循環的速度,讓毛孔張開排汗,起到排汗降溫的作用。
另外,夏季由于天氣炎熱食物很容易變質,不慎攝入的話容易引起腸胃炎發生。在夏季吃點生姜,可對胃腸炎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雖說吃生姜可以給身體帶來不少的好處,但也要注意控制攝入量,盡量不要在晚上吃,否則容易影響正常的睡眠。不過對于成天胃口不佳、經常待在空調房以及風寒感冒的人群來說,可以適量多吃一些,對改善身體的不適癥狀很有幫助。
二、夏吃生姜,推薦4個吃姜好法子
雖說生姜大家都吃過,但你知道不同的吃法有不同的作用嗎?在炎熱的夏季,或可嘗試這幾種吃法。
1、醋泡姜
生姜獨特的辛辣味可刺激味蕾健脾開胃,醋則有開胃活血的作用,二者搭配食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人群,可以很好地調和脾胃。具體做法是將生姜洗凈切片,之后用米醋浸泡,再加上少量的鹽和糖,3天后即可食用。
2、姜入涼菜
夏季來一碗涼拌菜十分爽口,在做涼拌菜的時候可以適當加些姜末、姜絲,可中和涼菜的寒性,幫助去除體內寒氣,還可以起到一定抑菌作用,減少夏季食物中毒的發生風險。
3、生姜紫蘇飲
脾胃虛寒的人在夏季尤其容易出現腹瀉、嘔吐等腸胃不適,尤其是在吃了寒涼的海鮮后更容易出現。這個時候可以喝一杯生姜紫蘇飲,切3~4片生姜冷水下鍋,燒開后加入適量紅糖、5~10g紫蘇葉,轉小火燉煮15分鐘即可飲用。
4、生姜橘皮水
夏季攝入大量寒冷食物后容易脾胃虛寒,出現嘔吐等癥狀,可取生姜、橘皮各10g煎煮服用,對改善癥狀有好處。
三、吃錯姜,害自己!3招教你正確吃姜
吃生姜要不要去皮?這個問題在網上的回答眾說紛紜的,有說要去的也有說不要去的,到底哪個說法才是對的?
姜皮是涼性的物質,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食用生姜時要不要去皮要視具體情況來定。
需去皮:脾胃虛寒、日常攝入大量寒涼食物以及風寒感冒的人群,在吃生姜的時候最好去皮,以免加重自身的不適癥狀或引起脾胃不適。
不去皮:一般做菜的時候無需將姜皮去掉,一些日常經常口臭、便秘以及水腫的人群,不去皮吃生姜可以一定程度緩解癥狀。
另外,吃生姜的時候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這幾點一定要做到。
1、不吃爛姜
生姜如果爛掉或有霉斑的話,一定要及時丟棄,這類姜食用后容易導致食物中毒。
2、適量食用
建議每日攝入生姜的量保持在10g以內,過量攝入容易導致身體上火,誘發口臭、便秘等不適。
3、食用時間
中醫認為,生姜屬陽,在夜間攝入會影響陰氣內守,所以不建議晚上吃姜。而從藥理作用上來說,生姜內的姜辣素會刺激口腔、胃粘膜,在早上攝入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夜間攝入則容易刺激神經系統,影響到正常的睡眠。
生姜是個很好的食材,在食用正確的情況下可給健康帶來不少的好處,在食用時要注意上述的幾件事哦!
參考資料:
[1] 《「中醫養生」為什么說夏天要吃姜?》.廈門市中醫院.2024-07-26
[2] 《入伏后吃生姜有講究,建議3種“吃姜”的方法,吃對了好處不少》.山西省中醫院.2022-07-14
[3] 《為什么中西醫都推薦你吃點“姜”》.生命時報.2024-06-2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