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送走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后,猻尚香在這個春天離開了。
圖源社交媒體
2019 年,在西寧大通縣菜市場,一只看起來有些特別的“小貓”正在出售。
和大多數小貓一樣,它有一張方圓臉,大眼睛,短鼻子,毛發充沛,長胡須,耳朵小小的。有人把它當成寵物買走,回家后,買主越看越不對勁,主動聯系森林公安。之后,它被接到青海省西寧市野生動物園。并且擁有了一個名字——猻尚香。
猻尚香是一只高原亞種的雌性兔猻,是貓科兔猻屬的動物。在青藏高原的動物園里,猻尚香終于擁有了一個溫暖安全的地方,得到了救護,也度過了六年的時光。
2025年3月24日,青海西寧野生動物園發布公告:3月14日凌晨,雌性兔猻猻尚香因急性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去世。
兔猻的消逝
在遼闊干燥的高海拔草原行走,被戈壁和荒漠上冷冽的風吹拂,躲進冷硬貧瘠的巖石縫隙——兔猻的一生本該這樣度過。
然而,在現實世界里,活到成年對它們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兔猻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貓科動物之一,其種群痕跡可以追溯到1500萬年前。它們的視覺和聽覺發達,一有風吹草動就能迅速逃竄或隱蔽在土洞中。因長期獨來獨往,兔猻始終與人類保持距離,被稱為“從來沒有被人類馴服過的動物”。
雖然生活在人煙稀少的地方,但兔猻面臨的天敵在貓科動物中是最多的。它們原本是肉食動物,但由于體型小體力弱,經常會受到雪豹、狼等猛獸的偷襲,加上天氣嚴寒,食物匱乏,在野外成長的兔猻生活得很艱難。
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繁殖艱辛,人工繁育也并不容易。
圖源網絡
西寧動物園的“兔猻”中,另一只被大眾所熟知的是猻尚香的“丈夫”猻思邈。
作為西寧動物園里唯一的一只雄性兔猻,猻思邈在2018年因初次交配只有四秒而被人類集體圍觀,隨后走紅網絡。
幼年的猻思邈常常受凍挨餓,即使后來在西寧動物園受到了精細的照顧,被飼養員用肉條養大,吃飯的時候還是很急很快。最后在2022年10月,它進食時因雞肉卡喉,不幸窒息死亡,終年7歲半。
猻尚香和猻思邈的育兒之路可謂曲折不斷。2021年,猻尚香生下四只幼崽,其中有一只是死胎。幾個月后,因為一場貓瘟,又有兩只幼崽染病去世,僅一只雌性幼崽“猻大娘”幸存。這是中國首次成功實現兔猻人工繁育。好景不長,曾給人類帶來無限期待的“猻大娘”在三年后因病去世,初步診斷為子宮蓄膿。
這幾年來,西寧動物園一直處在漫長的陣痛期中:有小兔猻因弓形蟲病致死;有小兔猻因應激而腹瀉,最終死亡;也有小兔猻因為母親沒有養育經驗,而被媽媽用稻草掩埋致死。
究其原因,一方面,全世界飼養過的兔猻也不過才上千只,動物園缺乏飼養經驗;另一方面,兔猻的免疫系統很弱,同樣的疾病對家貓無害,但對兔猻可能是致命性的。同時,兔猻性情極其孤僻敏感,在動物園嘈雜的環境中也不易生存。
讓人格外揪心的是猻思邈的離世,這不僅僅是因為它曾經作為深受眾多網友喜愛的動物,更重要的是它是唯一一只雄性兔猻。它離開了,這意味著,在中國的動物園里再也找不到雄性兔猻,人工繁育的可能性不存在了,而兔猻的繁育只能等待機會。
希望與困局
在瀕危動物的人工繁育的檔案中,不乏因經驗不足、病害防控失敗、環境刺激過強而離世的物種,兔猻的人工繁殖艱難并非個例。
與青藏高原隔山相望的重慶動物園,相似的命運在重演。1月21日,重慶動物園傳來消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國大陸唯一一只圈養云豹“干干”因年老體衰、胰腺壞死和心肺衰竭離世。
云豹被稱為“叢林隱士”,在中國大陸的種群數量已不足大熊貓的零頭。作為夜行性且極度敏感的貓科動物,云豹在動物園環境中易因應激反應而拒食、發病,甚至許多云豹在圈養環境下會因壓力過大而攻擊甚至咬死伴侶。繁殖期間,它們對環境的要求也極為苛刻,一旦感受到任何潛在威脅,它們可能會選擇吃掉或遺棄幼崽。
相比之下,海南島上棲息的海南坡鹿要幸運一些。它們生活在低海拔的森林和山谷地區,跳躍能力強,行為機敏。上世紀 70 年代,海南坡鹿野外種群數量銳減至26只,50多年過去,經過科學研究、棲息地保護、社區維護等方面的努力,截至2024年,海南大田保護區的坡鹿數量已恢復到近400只。
圖源網絡
與此同時,人工繁育也面臨著更具體的問題。
1986年,中國橫道河子貓科動物飼養繁育中心成立時僅有8只種虎,經過近40年的科學繁育,目前已擁有純種東北虎近900只。穩定的繁育數量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如何處理老虎的商業流轉與隨之而來的無序繁育?
據媒體此前報道,安徽宿州市埇橋區當時引進飼養的東北虎數激增,通常一家馬戲團有兩只老虎,多的有四五十只。輝煌時期,埇橋區擁有100多家馬戲團體,從業人員近1萬人。
籠子里的動物被期盼著順利存活,繁衍生息;而走出籠子的動物卻被困于商業性的無序繁育。
從兔猻、云豹到海南坡鹿再到東北虎,在動物園或保護區中,每一個動物的“出生”都伴隨著數月乃至數年的精心規劃與殷切等待,而每一個“死亡”,則意味著需要對一系列策略的再次調整和反思。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員,每一種動物的存活與否都和食物鏈上下端的物種緊密相連,人類無法承受任何一種物種的失去。
在這其中,從商業角度出發,仍有努力的空間。
野性的歸處
兔猻、云豹等瀕危動物的離世意味著一個物種的孤獨終結,更是一次關于生態邊界失衡的警示。種群的消逝,也反應著人類活動、政策執行與自然系統之間的復雜聯系。
生物多樣性正逐漸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組(TNFD)于2021年成立,旨在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一套評估和披露自然相關風險與機遇的框架,幫助其將自然因素納入決策過程。
在中國,已有企業開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其ESG實踐中。例如,中煤平朔集團通過實施生態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成功探索了礦區生態修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路徑,其案例被收錄于《2024年度中國ESG卓越實踐報告》。此外,騰訊公司于2022年發布了《生物多樣性聲明》,承諾采取行動保護自然,并建立了由董事會監督、ESG工作組統籌管理的治理架構,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的有效實施。
圖源網絡
政策層面,中國政府也在積極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提出,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行嚴格保護,形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
對不少企業來說,從自然保護角度推動ESG實踐也是商業機遇。
當下,多數ESG評級與信息披露標準已將“生物多樣性影響”“棲息地破壞”“自然資本管理”納入環境責任評估之中。這意味著,真正的可持續發展不能止步于碳排放與能耗指標的合規,而必須深入回答一個更基本的問題:當企業決策和人類生活需要與自然產生聯系時,我們該如何尊重物種與物種、生命與生命之間的邊界?
今年,猻尚香沒有等來它的夏天,但它們發出的最后一聲低吟,不應該只被感嘆為一首自然的哀歌,這些聲音值得、也需要被更多人類聽見。
參考資料:
McKinsey&Company:The triple play: Growth, profit, and sustainability.
ESG and Sustainability, SDG:Case Study SDG 15: Patagonia’s Balance of Business Profi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Case Study SDG 15: Patagonia’s Balance of Business Profi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中國國家地理探索:中國大陸最后一只圈養云豹離世,“叢林隱士”數量不足大熊貓零頭。
董得紅,李善元,鮑永清.兔猻行蹤隱秘的獨居俠[J].森林與人類,2024,(01):74-77.
中國環境:專訪劉輝:海南坡鹿遷地保護進入2.0時代。
撰文 | 瓜瓜
編輯 | 姜舒
排版 | 張嘉嘉
題圖來源 | Unsplash
「以往內容」
新聞:||||||||||||||||||
深度:|||||||||||||||||
專訪:|||||| ||||||||||
大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