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師利國
人到了六十多歲,已經找不到“五四青年節”當年的激情。但在我的腦海中“五四青年節”是值得紀念的日子,更是終生難忘的日子。因為這一天,不僅是青年人節日,也是我的結婚紀念日。當年選擇這一天結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所做出的決定。每年的這一天,我們都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人們的觀念在不斷更新,價值取向也隨之改變,擇偶的標準也越來現實,致使很多年輕人談婚色變,望而卻步。我很慶幸自己生在那個年代,不論家庭條件,不論貧窮,不論城市農村,不論工人農民,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也不存在剩男剩女這一說。
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就是八分錢郵票定終身,郵票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年我在幾千里之外當兵,每天都是訓練學習,不是抗洪搶險,就是戰備值班,根本沒有機會談戀愛。二十多歲還沒有思考成家之事,父母著急了,四處張羅著介紹對象。其實在部隊也有不少介紹的,但考慮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自己又沒有更大理想抱負,認為回老家找對象才合適。
在媒人的媒人介紹下,說白了就是人托人介紹了我的愛人。由于我在部隊,媒人不能為我做主,我的愛人從沒見過我,也不能確定此事,唯一辦法就是等我探家見面后確定。什么時候探親,要根據部隊具體情況,只能是等待時機。
后來介紹人給我講,你是男士應該主動一點,先給女方寫封信探討一下。我猶豫再三,不就是八分錢郵票嗎?就寫了一封投石問路信。可是信寄出后,兩個月石沉大海。是地址寫錯了?還是女方不同意?我一概不知,此事快被我遺忘的時候,收到了女方的來信。反復琢磨信的內容,給我的感覺仍然是試探。其實我們都在試探對方,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能及時回信。你玩欲擒故縱,我玩冷靜觀察。一個月后,出于禮貌,又寫了回信。很快就收到了回信,給我的感覺有戲。
我們鴻雁傳書,這哪里是寫信,純屬文字游戲。一年后,我們才見面。由于通信時間比較長,雖然沒見面,但彼此都比較了解,沒有陌生感,沒有心理障礙,這給見面溝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見面后我就認定,二十四的等待的就是她了。
回到部隊后就寫了結婚報告,因為部隊干部結婚手續比較復雜,需要女方身體健康報告,在單位工作表現及政審情況。部隊同意后才能確定結婚時間,初步計劃第二年,也就是1982年“五一”結婚,雖然還有近十個月時間,但部隊變數太大,尤其是遇到突發事件,個人計劃必須服從部隊大局。
事情就是這么巧,由于戰備訓練原因,無特殊情況干部不能休假。雖然很生氣,但也必須服從。我只能寫信告訴五一不能回家的原因。好在當時都不需要什么準備,不請客,不辦酒席,不通知親友,兩個人見面之時,就是結婚之日。4月30日部隊通知我可以探親。
當有人問我娶老婆花了多少錢,我說只花了八分錢郵票。現在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這是當年許多年輕人的真實寫照,也是特定時代婚戀現象。當年通信條件十分落后,寫信是普通人常用方式。從1840年英國羅蘭.希爾發明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可粘貼的戳印。成就了多少遠隔千山萬水的姻緣。郵票扮演著重要媒介角色,承載著跨地域的緣分和情感,架起了一座兩個年輕人情感紐帶的橋梁,讓兩個原本無交集的年輕人有了相遇機會。這種樸實而特別的愛情故事也成了那個時代的一種美好回憶。
郵票作為微型的藝術品,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梁山伯與祝英臺》《陸游與唐婉》《九斤姑娘》《相思鳥》《鴛鴦》等紀念郵票,記錄和描寫了這一經典的愛情故事。
四十三年婚姻,見證了青春與年華,走過了歲月與激情,記錄了成長與成熟。感情不再是最初的激情澎湃,雙方在漫長的歲月中相互陪伴,相互扶持,各自放棄心中的“小我”,建立起更加適合自己幸福的“大我”。有人把四十三年婚姻比作“法蘭絨婚”,寓意經過歲月洗禮,依然保持溫馨和諧。
現如今,山河依然人漸老,余生只盼身體好,富貴貧窮都看淡,健康才是無價寶。
2025.5.8十堰
☆ 本文作者簡介:師利國,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轉業回湖北十堰。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