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妮卡
編輯|李春暉
電影人沒有自己真正想講的故事、想說的話了嗎?如果說此前對電影市場的慘淡還抱有理解之同情,那看到五一檔的內容呈現硬糖君只剩下怒其不爭。
已故的傳奇影評人羅杰.伊伯特曾在評價《艾德.伍德》(一部關于電影人的傳記電影)時提到,“對于情感奔放、有藝術家性格的人來說,拍電影就好比待在收容所,滿足的只是他們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顯然,近期新片的創作者都并非受這種“生理需求”驅動。因為作為觀眾看到的只有對爆款的拼貼復制、對情緒的疲勞討好、對話題的蹭都蹭不到點兒上。
這么一對比,就看出《哪吒之魔童鬧海》確有出類拔萃之處。雖然硬糖君不欣賞其中的一些價值觀和表達方式,但誰都能看出這是導演真正想拍的東西,是他自己的不吐不快、不平則鳴。然后剛好對上了大眾的脈,而非他先假模假式地給大眾把脈。
自己信了,別人才有可能信。藝術不藝術,見仁見智。真誠不真誠,觀眾門兒清。基于此,我們甚至大可不必對五一檔的表現顯得太過意外——票房同比縮水五成,倒退回2017年水平。所有上映新片里,僅有兩部破億,好些電影賣不過上映3個月的《哪吒之魔童鬧海》。
票房如此,到底怪誰?自打去年暑期檔、中秋檔、國慶檔票房接連遇冷后,業內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對電影的反思潮。
如果說,去年大片賣不好可以怪大導任性,小片賣不好可以怪宣傳失利,那么今年除了《哪吒2》都賣不好,只能怪內容本身。創作者全責,賴不上觀眾。
陳舊的表達
港片導演的作品過時,已經是一個行業共識。
量產大戶邱禮濤近期上映的3部電影,都配備了香港頂級演員。《談判專家》有吳鎮宇、劉青云、劉德華,《海關戰線》有謝霆鋒、張學友,《獵金·游戲》有劉德華,但票房最多只能賣1億。今年春節檔票房墊底的兩部電影,也是出自兩位著名港導之手——徐克與林超賢。
曾經在中國電影產業化道路上跑在最前列的香港導演,如今成為了時代的棄子。他們最擅長的技法,已經成了觀眾最厭倦的套路。2023年,劉偉強在籌拍《水餃皇后》的時候,應該已經感受到了行業風向的突變。他在采訪透露項目制作資金緊張,找了各路香港朋友幫忙,薛凱琪甚至零片酬出演。
但這部香港電影人共同托舉的電影,仍然擺脫了不了過時的問題。有觀眾評價,與其花119分鐘和幾十塊錢看這部電影,不如花5分鐘瀏覽臧健和的百度百科。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的故事本是現成的大女主劇本,完美符合當下的女性思潮,還是短劇、網文都在流行的七、八十年代懷舊創業敘事。
70年代,臧健和從山東到香港,遭遇渣男丈夫婚變,獨自撫養兩個孩子長大。從擺地攤到成為速凍水餃產業的領軍人物,她的身上有很多值得被呈現的女性力量。但《水餃皇后》流水賬式的拍攝手法,使其成了避重就輕的企業宣傳片。
前半段呈現擺地攤吃苦,沿用《中國醫生》高頻催淚彈拍攝手法。后半段進入爽片模式,一路遇到貴人相助,采用PPT式拍法。
雖然臧健和留下的采訪資料顯示,她的確很愛談論恩人們。但電影不是照搬資料,而是要挖掘人物身上那些能對當下觀眾有價值的細節——比如勇氣、比如決斷,臧健和會內耗嗎?人有多大機會去修正自己關鍵時刻的錯誤選擇?甚至怎樣成為一個貴人愿意相助的人。靠努力就能獲得加倍回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觀眾共情不了那樣簡單粗暴的成功學,看過不少企業家傳記的硬糖君,也不信這樣的“隨隨便便成功”。
如何呈現過去,是個社會學問題。《苦盡柑來遇見你》之所以能感動當下觀眾,正是因為它呈現了一個令人懷念的過去。父母輩的日子雖然過得辛苦,但他們的精神是富足的,堅定不移地選擇對方、相濡以沫地陪伴彼此。正如劇中臺詞說的,“那是一個真情流露的時代,曾經我們看著對方,而不是自己的手機”。
香港導演如果不能摒棄套路、升華文戲、轉變視角,那不如回到港區、去拍更具地域性的選題。比如拍春節檔大片《西游記》系列的鄭保瑞導演,回到香港拍小成本電影《智齒》《命案》之后,找回了作品的人文感,去年憑借《九龍城寨之圍城》殺回內地,賣了近7億票房,成為近期賣得最好的港片。
英皇投資的小成本電影《破·地獄》故事涉及地域性喪葬儀式,卻在內地賣了2億多票房,比英皇豪擲千金的大片《海關戰線》的票房還高。
邱禮濤作品里,票房口碑雙收的《拆彈專家2》正是融入了對香港社會“暴行與憤怒”的思考,才拍出了不一樣的商業片味道。真的,如果沒有真正想拍、真正在思考的東西,建議不拍,大家時間都挺寶貴的。
都是短視頻害的?
長劇有短視頻焦慮,電影同樣有短視頻焦慮。一些對市場敏感的導演,早就開始加快了鏡頭的速度。韓延的《我們一起搖太陽》,就比早年作品“快”了很多。
2023年之前,電影涉及的短視頻情節,還都是抖音快手們的商務單,比如《盛夏未來》《奇跡·笨小孩》。當時短視頻只是一種載體,沒有褒貶之意。但近兩年,隨著短視頻金主們也不投電影了,而短視頻對長內容的沖擊又越來越嚴重,電影圈自發創作的短視頻故事越來越多。
去年春節檔的《爆款好人》,今年五一檔《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人生開門紅》都涉及短視頻、網紅、MCN機構的故事。
相比《人生路不熟》,易小星的新作《人生開門紅》試圖探索故事的深度,但又不能擺脫過去成功經驗的束縛,最終走向了“拼好影”的方向。無論是豆瓣還是貓眼的觀眾,對《人生開門紅》的評價,都是“東拼西湊”、前后風格很割裂。
前邊是傳統的易小星喜劇,復刻了《人生路不熟》的喜劇套路。但后邊畫風突變,一會社會現實片,一會懸疑片,一會溫情片。高潮戲是揭穿黑心老板賣假貨、壓榨員工,氣氛烘托到這兒了,觀眾卻“不知道在燃什么”。
這類想要批判直播亂象、諷刺網紅經濟的電影,都很難避免虎頭蛇尾的感覺。可能是隔行如隔山、但兩種行當又有相似處,造成電影人對短視頻行業的認知普遍不夠深刻。而且短視頻是一個時代命題,遠不止一個行業那么簡單。當《人生開門紅》里男主角的孩子說,“我不學習了,我也要當網紅,想為家人們謀福利。”家長給不出任何反駁的臺詞。雖然最后主角都不當網紅了,但電影也沒能說出個所以然。
寧浩的《爆款好人》也是如此。這類電影都想表達“做回普通人更好”,但又很難讓人信服。老板賣假貨、壓榨員工,跟你當網紅賺錢是兩碼事,直播與網紅經濟并沒有原罪。
普通人做網紅,會遭遇輿論危機,不就是當明星的微縮版嘛。現實中有幾個明星為此放棄了演藝生涯呢?網紅真正的痛苦是什么,硬糖君隨便舉一例:大量曾經的頭部網紅,苦于一旦失去平臺對某種內容的流量傾斜,就徹底陷入做什么都不對的自我懷疑,有錢、空虛、被真真假假的人環繞,這不妥妥的《日落大道》。
這年頭還在把網紅當時髦,也太不時髦了。電影供應端的內容革新,不是選一個時髦選題、套用流行的短視頻拍法,就能跟上時代,而是要切實觀照到人和人的處境。你們老把選題處理得這么輕浮,難道是生活中毫無痛苦?
電影還有“新”盼頭嗎?
面對慘淡的市場表現,即使很久不看電影的路人都忍不住想問:五一檔怎么會這么差?電影到底怎么了?
“今年整體“星光”差于以往,演員搭配的題材不符合市場預期。”經營獨立影院的朱總給硬糖君的回答,更像一種對自己的安慰。
他認為易小星導演的《人生開門紅》相較在上一個五一檔大賣的《人生路不熟》,少了喬杉、馬麗兩大喜劇演員坐鎮,自然賣相上差了很多。而馬麗今年不演喜劇、挑戰傳記片《水餃皇后》,正如去年沈騰挑戰犯罪片《逆鱗》,定然會有市場不買單的風險。
平臺從業者小吳卻認為“演員與類型的錯位并不是主因”。今年《哪吒》能賣百億破紀錄,其他電影卻連零頭都賣不到,證明中國觀眾不是不愛看電影,而是為電影買單的標準提高了。
但要等上游反應過來、讓觀眾看到真正的“氣象一新”,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現在市場提供的內容,大多是前些年跟風定下的。一個類型火了之后,市場能持續跟風好幾年。
比如2021年,硬糖君討論過“哭片”的火爆。當時正值疫情期間,可能大家需要一個情感宣泄的出口。2021年大賣的影片全是催淚彈,元旦檔冠軍《送你一朵小紅花》、春節檔冠軍《你好,李煥英》、清明檔冠軍《我的姐姐》以及五一檔冠軍《你的婚禮》。
但從2024年開始,哭藝精湛的韓延都開始賣不動了,豆瓣8分的《我們一起搖太陽》僅收2億多票房。今年市面上很多以殘障人士為主角的“哭片”都啞火了,比如張藝興主演的《不說話的愛》、預售不佳而逃檔的《獨一無二》。
而從目前備案、開機項目來看,有新意的仍然不多。百億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鬧海》自然帶動了動畫片備案數量增加,受關注的有“奶龍”大電影《奶龍·異次元危機》、《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異國破曉》以及馬伯庸IP改編的《太白金星有點煩》。追光也終于不跟光線撞題,要做《水滸》系列和魯迅IP《朝花·夕拾》。
去年任性過頭的大導,今年所做項目以續集為主。比如韓寒備案《飛馳人生3》、寧浩備案《瘋狂的外星人2》、成龍備案《熊貓計劃2》以及馮小剛翻拍了高分老劇《無悔追蹤》電影版《抓特務》。陳思誠也乖乖回到懸疑舒適區,備案《神探之痕跡》,暑期檔上映其監制的《惡意》。
目前定檔暑期的影片,較有新意的有劇影聯動的馬伯庸IP《長安的荔枝》,影版由大鵬導演并主演,劇版由曹盾導演、雷佳音主演。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暑期抗日題材電影較多,正午陽光首闖電影圈的《得閑謹制》、揭露731部隊暴行的《731》以及管虎導演新作《東極島》。不過,《東極島》和《八佰》一樣選取了“非主流”二戰題材,是根據中國漁民營救英軍戰俘的真實故事改編。
電影市場至少還得經歷兩年的陣痛期,市場缺片與兩極分化會持續下去,口碑超預期的極少數電影吃撐,其他大部分電影連湯都喝不上。作為觀眾和媒體從業者,只能期待低谷之后,或許會迎來一個佳片倍出的電影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