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老年人“吃飯難”,是推進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記者日前從市民政局獲悉,《惠州市老年助餐服務三年提升行動方案(2025-2027 年)》開始實施,進一步完善我市老年助餐服務體系,讓老人在家門口吃上放心飯。
今年4月20日起,年滿60周歲的老人,無論是不是惠州戶籍,只要常住惠州,都能享受“長者食堂”專屬福利。每餐可享不低于5元的助餐補貼。中午時間,在惠城區祝屋巷社區幸福食堂,住在附近的老人陸續前來就餐,大家圍坐在餐桌旁,吃著熱乎的飯菜,聊著家常。其中,老鄧夫婦跟隨子女從湖南到惠州養老已經十幾年了,在享受長者飯堂提供的優惠——每人每餐5元的補貼后,二老的午餐共花了約20元。
鄧叔叔:不管是外地戶口還是本地戶籍的,惠民政策就是一律平等,都享受政府每餐5元的餐費補貼,是一個很好的惠及百姓的政策,對長者很關心。
記者發現,到長者食堂就餐的外地戶籍老人可不少,交談聲中既有帶著江浙一帶的口音,也有講東北話。不少老人跟記者反映,雖然自己的戶籍并不在惠州,但也能可以享受跟本地老人一樣的助餐補貼,而且食堂的菜品越來越豐富,各種口味都能選擇,對惠州特別有歸屬感。
翟阿姨:我們是江蘇無錫的,來惠州兩三年了,在惠州定居了。感覺惠州很好,生活各方面很方便。食堂的品質確實不一樣,吃得出來它的油、調料都很好,非常滿意。
設施方面,食堂設施的方方面面都體現了適老化,食堂頂部安裝了柔和的LED燈帶;暖黃色的防滑座椅不僅美觀,還特意加裝了扶手和靠背,方便老人起身落座;貼在取餐區的大字菜單,也讓老人對每天的菜品一目了然。
惠城區祝屋巷社區幸福食堂目前每天約有200人次的街坊前來就餐,這當中約20%是外地戶籍的老人。為了讓老年人吃得營養,吃得健康,食堂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邀請營養師參與制定科學合理的食譜,有慢性基礎病的長者可以吃到減油、減糖、減鹽的菜品。
惠城區祝屋巷社區幸福食堂負責人 黃麗麗:會請專業的營養師來搭配有低脂低鹽的特色餐,包含患者餐、長者餐等營養餐。也添置了兩臺炒菜機器人,當設定好菜品,它就可以程序式地去制作餐,可以做到精準掌控。
小飯碗裝著大民生。長者食堂建設連續兩年納入我市十件民生實事。近年來,惠州積極推進長者飯堂建設,已累計建成長者飯堂125個。《惠州市老年助餐服務三年提升行動方案(2025-2027 年)》提出,到 2025 年底,中心城區 15 分鐘、外圍城區 25 分鐘老年助餐服務網絡初步構建,特殊困難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充分保障,老年助餐服務廣泛開展。到 2026 年底,老年助餐服務進一步擴面提質,在覆蓋城鎮社區基礎上,進一步覆蓋有需求、有條件的農村社區,老年人就餐便利性達到較高水平。到 2027 年底,著力提升老年助餐服務質量和水平,形成規范化、多元化、品牌化的老年助餐服務體系。
在老年助餐點的布局上,在未來的三年中,惠州將堅持需求導向,科學規劃布局長者飯堂和助餐點。城鎮社區原則上每個社區設立 1 家以上長者飯堂或助餐點,形成“中心城區 15 分鐘、外圍城區 25 分鐘” 助餐服務圈。農村地區結合實際,在有較大需求、有基礎條件的村設立長者飯堂或助餐點。
為了便于長者就近找尋老年助餐點或養老服務機構,市民政局還開發了“養老服務地圖”,市民可通過“惠州民政”微信公眾號的“養老服務地圖”,點擊“長者助餐”,即可查詢附近助餐點。首次到助餐點用餐:惠州戶籍年滿60周歲的老人需攜帶身份證,提供手機號碼即可享有助餐補貼;非惠州市戶籍年滿60周歲的老人需攜帶居住證,提供手機號碼即可享有補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