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大步邁入AI時代,布局中國優質的科技資產,正當時。
??懂財帝出品 · 作者|嘉逸
2025年,中國AI應用大爆發。
Manus一夜爆紅,AI Agent邁向“拐點時刻”。DeepSeek、豆包、騰訊元寶等AI原生應用持續滲透,2025Q1,MAU分別達到1.87億、9980.5萬、2358.3萬。
與此同時,WPS、飛豬、同花順等應用,也相繼接入AI技術,重構生產力。
AI浪潮山呼海嘯,席卷中國,科技“核心資產”的價值愈加堅挺。
近期,資本市場劇烈波動,但恒生科技指數仍強勢“補缺口”。截至5月8日,年內漲幅達到17.03%,表現領先全球主要股指。
而這或許只是估值修復階段。中信證券、長城證券等券商認為,中長期來看,恒生科技仍具備向上空間。
在這樣的背景下,恒生科技ETF易方達(513010)等相關指數產品,受到了市場關注。
1 | AI應用爆發,加速「價值重構」
過去幾個月,DeepSeek“點燃”AI大模型競賽,技術不斷迭代進步,驅動中國資產價值重估。年內,恒生科技指數最高上漲近40%。
如今,市場邏輯正走向第二階段:AI落地應用,推動業績增長和價值重構。
美股已見趨勢。2025Q1,AI助力微軟智能云業務增長了21%,營收達到268億美元。Facebook母公司Meta財報顯示,智能助手Meta AI月活已接近10億。得益于AI技術的改造,廣告業務營收達到413.92億美元,增長了16%。
財報披露后,微軟股價一度漲超10%,市值重回全球第一。Meta股價最高上漲了6%。
在國內,AI的落地應用,也正如火如荼。
2024Q4,阿里云智能業務同比增長了13%,收入達到317.42億元。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已連續六個季度實現三位數的同比增長。
同時期,AI持續推動騰訊降本增效,騰訊元寶、騰訊會議等應用的用戶規模均大幅增長。2024全年,騰訊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凈利潤強勁增長。
智能終端方面,優必選、美的人形機器人正組團進工廠。
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突破50%。研究機構Canalys預計,今年,中國輔助駕駛L2級及以上功能的滲透率將達到62%。
AI重塑千行百業,反映在資本市場,截至5月8日,阿里港股年內上漲了47.5%,騰訊已漲超19%,“造車新勢力”小鵬、理想的股價分別上漲64.72%、13.93%。
并且,中國AI的未來,更值得期待。
中美大模型的代際差已基本抹平。4月底,阿里上線Qwen3,性能拉滿。在代碼、數學、通用能力等基準測試中,Qwen3的評分毫不遜于國外頂尖模型o3-mini、Grok-3、Gemini-2.5-Pro等。
據悉,DeepSeek-R2也即將發布,模型總參數量預計將達到1.2萬億,較DeepSeek-R1(6710億參數)提升約1倍。
其訓練成本亦大幅降低。有媒體報道:DeepSeek-R2使用了100%國產芯片,訓練成本比GPT-4便宜97.3%,但性能卻相當于國際巨頭91%的水平。
另外,在C端,中國的數字化基礎和生態更加完善。李開復認為,中國AI-First應用有望在今年躋身世界頂尖陣營,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
在B端,AI爆發幾乎完成了全民教育,極低的部署成本將進一步激發企業的數智化轉型熱情,To B市場有望突破發展瓶頸。
據麥肯錫測算,到2030年,僅生成式AI就將為中國經濟創造2萬億美元價值。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未來十年,AI可為中國GDP帶來年均0.8個百分點的額外增長。
作為AI“弄潮兒”,科技公司也有望實現價值重構。
長城證券認為,對比PE和PEG水平,阿里、騰訊、京東、美團、網易、中芯國際等公司,依然有不小的估值提升空間。
2 | 新質生產力「崛起」,恒生科技「長坡厚雪」
股神巴菲特曾言,“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之事是發現濕雪和長長的山坡?!?/p>
AI正是這樣的賽道,長坡厚雪。
技術革命加速演進的同時,政策利好不斷涌現。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定調: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
4月25日的重要會議,再次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快實施‘人工智能+’行動”。近日,高層更是實地調研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
對比10年前的移動互聯網,AI帶來的投資機遇,將更加龐大。
多家券商在研報中稱,2025年看好AI等科技資產。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要分清主戰場,預計科技板塊調整不出新低,全年看新高。中長期而言,科技成長風格是超額收益的來源。
中信證券表示,中國AI崛起的敘事逐漸變成共識,AI在千行百業應用落地帶來未來2-3年更廣泛的企業盈利預測上調。若恒生科技回調,將是中期買點。
華創證券、興業證券認為,中國AI技術產業化正呈現跨行業加速滲透態勢,從單點的技術應用向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演進。從滾動收益差、擁擠度等多個指標看,科技成長的布局時點逐步臨近。
“掘金”AI時代,恒生科技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標的。
從指數的前十大成分股來看,既有上游的芯片公司中芯國際,也有騰訊、阿里等科技巨頭,還有小米、理想、小鵬等智能終端公司,以及美團、京東等零售巨頭。
它基本覆蓋了國內AI能力TOP的科技公司,以及較有前景的落地應用場景,是新經濟龍頭的聚集地。
但對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很難直接買港股,資產規模也達不到港股通的門檻。恒生科技ETF易方達(513010)等相關指數產品,相對是一個便捷的選擇,追蹤恒生科技指數,分享新經濟發展周期的紅利。
未來已來,我們正大步買入AI時代。布局中國優質的科技資產,正當時。
說明:數據源于公開披露,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點贊」「在看」與 「分享」,你對作者最大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