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港人北上消費時,外賣平臺成為不可或缺的選擇。然而,內地外賣食品安全問題時有所聞,如何挑選食材新鮮、品質有保障的外賣,成為北上消費的重要課題。
據內地媒體報道,有一份「外賣員拒絕食用」的十二大食物清單,警告如果叫外賣就勿點該12款食物,其中就包括多種受港人歡迎的外賣餐點,港人北上叫外賣時就必須要注意啦!
1
外賣員拒絕食用清單一:黃燜雞
在外賣員被問到「最不能點的外賣」時,黃燜雞成為外賣員最直觀拋出的答案。
黃燜雞通常調味濃郁,消費者難以察覺肉品不新鮮的味道,因此餐廳很有可能使用冷凍肉、「僵尸肉」,這些肉類已經被冷凍很長時間,無論是味道還是肉質已大幅下降。
而黃燜雞的配菜清洗不徹底也是一大隱患,殘留的農藥或雜質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
2
外賣員拒絕食用清單二:炸雞
炸雞的雞肉品質良莠不齊,來源不明且保存條件常不理想,高溫油炸雖然能殺死部分細菌,但由于餐廳經常采用半成品,極易生蟲或變質,即使油炸了亦無法消除因肉質變化產生的毒素。
有網友亦在留言區補充「炸雞最不能吃了,我見過凍的雞都臭了,店員聞了都想吐還是照樣炸了賣」。
3
外賣員拒絕食用清單三:麻辣燙
麻辣燙包含的食材種類繁多,店家的準備功夫和清洗食材頗為耗時,因此肉類、海鮮及各類蔬菜的品質難以一一確保,未必會逐件原材料清洗干凈,所購買的食材通常也比較平價,質量難以保證,衛生情況也不樂觀。
而其湯底通常由多種香料和調味品混合而成,可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濃烈的辣味和香料味也能輕易掩蓋食材不新鮮的味道。
4
外賣員拒絕食用清單四:蓋飯
與麻辣燙一樣,店家有機會為了節省成本和縮短制作時間,忽略食材清洗步驟,特別是蓋飯的米飯和蔬菜。
在制作過程中一般都會使用過量的油鹽來增加風味,甚至有使用地溝油或劣質米的風險,長期食用不僅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風險,更可能攝入對健康有害的成分。
5
外賣員拒絕食用清單五:水餃
外賣水餃多為商家購買的散裝速凍餃子,非手工現包,其餡料常使用低成本的肉類或邊角料,食材的新鮮度無法保證,更可能因店家保存方式不當,令水餃有感染細菌的風險。
6
外賣員拒絕食用清單六:粥
有些商家為節省烹調及出餐時間,亦為了達到粥品看似非常濃稠的效果,會在粥內添加增稠劑等化學添加物,并非傳統因長時間熬煮所達到的濃稠粥品。
7
外賣員拒絕食用清單七:烤肉拌飯
烤肉拌飯是年輕一族常叫的外賣之一,不僅價格相宜,而且味道深受年輕人喜愛,但其烤肉多使用速凍肉類,而烤肉拌飯中的醬料和調味能輕易掩蓋肉品不新鮮的跡象,高油高鹽更不利健康。
8
外賣員拒絕食用清單八:輕食
不少女士為了減重都會在外賣平臺點輕食,目的為促進健康,但有部分商家為降低成本使用合成肉等劣質原料,這些肉類替代品含有大量添加劑和激素,與商家標榜的健康理念完全背道而馳。
9
外賣員拒絕食用清單九:料理包快餐
商家一般都會買好相應的料理包,預制菜選擇繁多,例如魚香肉絲、土豆紅燒肉、糖醋里脊等,這類預制菜品通常含有大量防腐劑和調味料,商家僅將料理包隔水加熱即可出餐,營養價值必定比新鮮制作的菜品大相徑庭,加上預制菜類有大量添加劑,長期食用恐怕對健康造成負擔。
10
外賣員拒絕食用清單十:水果撈
內地的水果成本高,商家可能會使用不新鮮甚至變質的水果制作,其后透過加入大量的糖漿和酸奶掩蓋水果味道,因此無論是味道還是外觀上,消費者亦難以發現水果變質。
11
外賣員拒絕食用清單十一:燒烤
部份商家為追求效率及降低時間成本,有機會會使用油炸方式來制作燒烤,造成食物油膩且可能含有有害物質,亦有機會使用地溝油。
即使是真正的燒烤,在烹調過程中所產生的煙霧和高溫,也會令肉類和蔬菜營養流失,以及令有害物質形成。
12
外賣員拒絕食用清單十二:湯品
部份商家為了節省時間和成本,會使用預制粉末的沖泡方式制作雞湯、骨頭湯等湯品,不僅味道及口味差,而且營養價值低,遠不及傳統熬制的湯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