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來自于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章標注了文獻來源和截圖,請悉知
辦案法官
這年頭好好走路也能中槍,還得賠7萬元給撞自己的人,因為法官判定沒和前方保持安全距離,法官有和稀泥的嫌疑我們暫且不說,竟然還把這事當成典型法案宣傳?這是否會助長那些碰瓷兒者的囂張氣焰?
最近一則新聞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被告在正常行走,卻因為前方的行人忽然行轉過身回頭,后面的被告來不及躲閃直接導致兩人相撞。
接著因為原告摔倒導致股骨創傷性骨折,所有治療以及后續費用加在一起花費18萬,最后法院依舊判處被撞的人賠償7萬塊!
媒體報道
一位6歲的孩童面對這樣的裁決,直接向媽媽詢問到底應該怎么走路?面對孩子如此詢問,媽媽也是啞口無言。
在今后的社會中,我們到底應該怎么走路竟然成了大難題,從以前的不敢攙扶摔倒老人,到現在好好走路被人撞也得認栽,社會怎么變成了這樣?到底怎樣做才能讓自己不被“勒索”?
極目新聞報道
事情經過
事情發生在青島市,被告是王先生,他因為在前面走的時候在打電話,沒有和后面的人保持安全距離,劉老太直接轉身之后和后面的王先生發生碰撞,醫療鑒定劉老太被撞出現了十級傷殘。
因為劉老太年齡將近60歲,所以這次碰撞導致劉老太的身體出現了很大問題,所以劉老太和其家人將前面走路的王先生告到法院,并索賠18萬元,這里面包含醫療費、護理費和殘疾賠償等各種費用。
媒體采訪
雙方開始協商之后,王先生覺得自己很委屈也很冤枉,沒有達成一致,劉老太方認為是因為被王先生碰到的,所以王必須賠償;
而王先生認為如果不是因為劉老太突然轉身兩人不會碰到,所以劉老太必須自己承擔多半責任,因為雙方一直爭執不下,所以法院也對雙方的進行調解安撫。
大媽打電話突然轉身
法院還調了事發地的監控,并且按照相關法律和當時的情況進行分析,法院表示雙方都有責任,最后判定這場事故中,劉老太應該承擔大部分責任,但是王先生也有責任,就是沒保持安全距離。
法院裁決王先生賠償劉老太7萬元,雙方對法院的這個裁決都比較滿意,事情就此有了定論。但是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作為這名身為母親的媽媽,也陷入了如何引導孩子的難題?怎樣才能引導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所有家長都要面對的事情。
網友戲稱碰瓷
以后該怎么走?
這位母親為了更好地給孩子解釋到底應該如何正常行走在道路上,她專門查閱相關資料,行人之間的安全距離是多少?
但是卻沒有得到一個中肯的結果,法律尚未明確規定人和人之間的安全距離。既然法律都沒有明確的紅線去規定行人之間的安全距離,那這件案子的判決結果又是從何而來呢?
這到底該怎么給年幼的孩子解釋呢?也不能稀里糊涂的誤導啊,以后的路究竟該怎么走成了大難題。
網友評論
網友們對此在評論區展開了激烈的評論,糊涂案子糊涂判,擁擠的城市,擁擠的行人,我們到底該怎么判決呢?
如果這樣的話,那么以后大家出門還得避開高峰期人流走了,誰知道這個忽然轉身的劉老太到底是碰瓷兒還是無辜呢?
現在這個社會,碰瓷的事件并不在少數,面對這種現象我們又該怎樣去正常的上下班通勤呢?這樣的判決結果會不會助長那些碰瓷人的氣焰呢?
網友評論
碰瓷者的時代來了?
在現如今的社會,碰瓷的事件屢見不鮮,全國各地以碰瓷當成主要職業的行為讓我們毛骨悚然。在烏魯木齊就發生過這樣一件駭人聽聞的事情,犯罪人達某和烏某兩個人開車連續碰瓷路上公交車達到30次,從中獲利4萬元。
在泰州也有很多豪車被碰瓷,就發生在今年3月份,犯罪嫌疑人陳某在騎三輪車時故意和路邊的奧迪發生摩擦,隨后警方認定陳某故意變道需要承擔全責。結果在監控中發現,短短幾天內,多起交通事故都是三輪車變道。
天津杜大媽
還有天津杜大媽在10年內碰瓷357次,杜大媽把目標鎖定在高端超市和高端酒樓,盡管杜大媽行為如此惡劣,但是她卻依舊逍遙法外。
還有湖北的老人碰瓷小男孩,事情發生在2024年年底,湖北老人因為走路的時候忽然停下來,當一位小男孩汽車經過的時候他直接拽著對方假裝是被對方撞到的,結果監控視頻直接記錄下當時畫面,老人意圖通過此方法敲詐孩子家長。
大媽碰瓷
我們結合這次劉老太突然轉身裝著背后的王先生,導致殘疾,好好走路的王先生卻被要求賠償7萬,是不是和這些碰瓷事例如出一轍。
發生在湖北利川的一樁自傷手指碰瓷司機的奇聞,他們搭乘摩托車,在乘坐的時候故意“碰瓷”,他們團伙一共7人,其中有人扮演傷者,有人扮演家長和親屬,捏造在外地受傷或者是回老家醫治的理由,騙取多名司機的錢財。
碰瓷
他們一共騙了4萬塊,隨后法院判決他們主犯魏某人判處一年半的有期徒刑,并處罰4千塊罰款,王某人被判刑半年,并罰處他2000元人民幣。
法院對他們這起案件認定為“疼上加疼”,即便有很多碰瓷者被緝拿歸案,但是還有源源不斷的人存在僥幸心理。
犯罪分子落網
結語
不知道在未來,我們應當如何走路,如何安全駕車,到底應該保持多遠的距離才能被稱為安全距離呢?
雖然最后劉老太和王先生達成一致,王先生面對7萬元的賠償金沒有任何異議,但是社會大眾卻對這種裁決感到后怕。
就連媽媽面對年幼孩童提出的該如何走路的問題都無法給出正確的回答,社會到底應該如何教育下一代,難道要告訴他們被撞了也應該承擔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