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9)日上午,第十一屆馬識途文學獎頒獎典禮暨捐贈儀式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qū)舉行。現(xiàn)場頒出一等獎兩名、二等獎四名、三等獎十五名。獲獎體裁包括小說、詩歌、散文以及文學評論。
與此同時,馬識途的外孫、四川文化產(chǎn)業(yè)學院副教授劉曉遠作為家屬代表,向四川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31.3084萬元,用于“馬識途文學獎”。
2022年7月1日,馬識途在家中
2024年3月,馬識途在成都去世。2014年,“馬識途百歲書法展”舉行后,他曾將200余幅書法作品進行義賣,并宣布把230萬元的義賣所得全部作為“獎學金”捐贈給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學院用這筆錢專門設(shè)立“馬識途文學獎”,每年評選一次,用以資助熱愛文學、追逐夢想、品學兼優(yōu)的大學生。
馬識途外孫劉曉遠(右)代替馬識途向川大捐贈
之后,馬識途又多次將其書法作品義賣所得進行追加捐贈。截至目前,馬識途及家屬已向該項目累計捐贈超400萬元。
從首屆頒獎典禮到如今第十一屆,該獎項已點亮無數(shù)學子的創(chuàng)作心火,助推一批青年才俊走向文學之路,成為全國高校與四川文學界極具影響力的文學獎項。馬識途在105歲時曾說:“我希望川大能出更多有世界影響力的學者、著作、發(fā)明,也希望川大能夠涌現(xiàn)更多出色的新聞家、文學家。這是我作為一個川大的校友,對大家的一種希望。”
據(jù)劉曉遠透露,2023年底,馬老聽說要給他再辦一次書法展時曾說:“看來是我最后一次為川大學子做點好事了。”此次捐贈的30余萬元正是書展收入,家屬以此完成馬老的遺愿。
劉曉遠在臺上致辭時表示:“我爺爺一直認為他只是‘馬識途文學獎’的倡議者,這個獎能夠在川大生根、落地、開花、結(jié)果,且一屆又一屆地辦下去,少不了社會賢達和專家學者們的大力支持。”他還向川大文學與新聞學院捐贈馬老學術(shù)遺存《老馬識途》。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羅鷺表示:“我們將專門設(shè)立馬識途學術(shù)遺產(chǎn)庫,妥善保存研究這些珍貴資料,讓馬老的文學思想與學術(shù)精神可以永續(xù)傳承。”
活動現(xiàn)場,四川大學博士生許淳彥憑借《日常與詩的應(yīng)許之地(組詩)》獲得第十一屆“馬識途文學獎”一等獎。在臺上分享獲獎感言時,他拿出了一張八年前的獎狀。那一年,大一的他獲得了第四屆“馬識途文學獎”三等獎。他說:“這是一份特殊的信物,它承載著我最初的文學夢想,是我文學之舟的第一次揚帆。從青澀的新手,到獲得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青春之歌獎學金,入選《星星詩刊》夏令營和《十月》丁香詩會,成為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這一路是馬老的寄語為我點亮了航標。”
紅星新聞記者 毛渝川 任宏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