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9日訊 眼下,臨清市3萬余畝蒜薹迎來收獲旺季,旺盛的零工需求為當地剩余勞動力開辟了增收新渠道。
在臨清市魏灣鎮后張官營村的30畝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一棵棵頂端打彎的蒜薹已經進入最佳采摘期。二十多位村民正在熟練地使用專業工具將一根根嫩綠清脆的蒜薹收割打捆,順著地壟整齊堆放,等待集中稱重結算。
村民夏女士高興地分享道:“打蒜薹一天能打三百多斤,能掙二百多塊錢,打七天就能掙兩千多塊錢。”
大蒜種植是臨清市的特色產業,主要集中在康莊鎮、戴灣鎮和魏灣鎮,種植總面積達3萬余畝。這一特色產業不僅有力推動了鎮域經濟發展,其季節性用工需求更是讓附近村莊的剩余勞動力實現了在家門口增收。
據臨清市魏灣鎮后張官營網格黨支部書記張晨介紹,村里每年約有近百名五六十歲的村民從事季節性零工,涵蓋種蒜、打蒜薹、挖蒜、辮蒜四個環節,工作時長約30天,每人平均能獲得七八千元的收入,真正實現了務工與家庭事務兩不誤。
閃電新聞記者 左新新 周曉 臨清融媒 張福慶 楊欣鈺 聊城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