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下旬,寶山區月浦鎮月獅村聯合上海交通大學思源計劃共同發起鄉村影像計劃,用鏡頭記錄下上海鄉村里最真實的原鄉人、返鄉人和新鄉人。
01
“去花開的地方吧”
月獅村坐落在寶山區北翼,綠樹花海,是一個超大城市近郊鄉村。都說“放不下”的是家鄉,月獅正是這樣的“鄉”。
月獅村里以老年人口居多,很多老人一生都圍著孩子轉,很少有機會能夠拍攝一張正式的照片。面對鏡頭,多數村民有些靦腆和害羞,但依然藏不住互動中的友愛和真摯,這種質樸的美好讓人想用影像定格的。
02
希望月獅被“看見”
點擊觀看視頻
鄉村影像計劃第一集
幸會
月獅村是全國文明村、上海市第三批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聚光燈下的月獅依然保留了質樸的田園詩意。近年來,月獅逐漸引入“幸會茶事”“竹隱清境”民宿等新業態,他們的老板是一批有激情的創業青年,有返鄉人,也有新鄉人。他們把對鄉村的熱愛融進每一杯茶飲、每一處布置里,他們說,小閑既歡、小清既靜!
點擊觀看視頻
鄉村影像計劃第二集
追憶
而對“原鄉人”來說,“守護”是他們的關鍵詞。變化是時間的度量,萬物生生不息地流轉,但這份“守護”不變。姚伯便是其中一位,他被親切地稱為“葫蘆老人”。37歲時姚伯被查出先天性心臟病,而具有吉祥之意的葫蘆為他帶來了生活的希望與念想。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在姚家的百年祖宅中,保存了大量精美的葫蘆雕刻作品,鄉村離不開“原鄉人”的堅持,扎根沃土、傳承薪火,用最接地氣的智慧煥發新的活力。
03
鄉村振興路上的“追夢人”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統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是一直在進行的時代任務。“城鄉融合發展”的目標,是國家層面的戰略部署,也是躬身實踐的使命所在。
鄉村影像計劃第三集
聯結
月獅村眾文空間,是月浦鎮第六街區黨支部服務陣地,作為黨組織聯系服務新興領域黨員和群眾的平臺,這里是連接原鄉人和外鄉客最好的紐帶。街區書記李虎燕在這里工作幾十年,早已把這里視作第二個家,她說,吾心安處是吾鄉。
從高校到鄉村,希望影像計劃的聯動發起能夠挖掘屬于月獅的精神坐標,不是僅是風景,而是原住民、歸鄉人、新鄉人共同認可的月獅內核。
鄉村全面振興在路上。
上海機器人產業園區開通兩條定制公交,打通換乘軌交通勤路
潮涌東方 帆聚四海|2025上海郵輪港國際帆船賽馭浪前行,再續華彩!
初夏,來寶山一起“走花路”→
通訊員:瞿曉秋
編輯:潘喬雨
資料:月浦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