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
近日,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團伙制售黃色手辦被認定為淫穢物品犯罪案。從手辦工廠老板到文員12名被告人被判決犯制作(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刑期從四年九個月到“判一緩一”不等。該案中,兩名證人網購案涉手辦時,甚至還未滿18歲。
手辦,作為一種新興創意商品,近年來在市場上日漸走俏。因為“二次元”文化的盛行,手辦深受動漫愛好者的喜愛,其中不乏很多未成年人。此前,就曾有媒體揭露生產銷售黃色手辦產業鏈。個別商家試圖模糊“二次元”和“軟色情”的邊界,制售大量黃色手辦流入市場,在直播平臺和網購平臺售賣。
司法實踐中,對于手辦造型是否違反公序良俗,是否被認定為淫穢物品,個案尚不多見。因此,該案的宣判引發不少人關注,其傳遞的信號也是明確的。文化創意可以發揮想象空間,但文化創意產品不能沒有邊界,一是不能突破公序良俗的底線,二是不能突破未成年人保護的紅線。
不少年輕人把追求“非主流”看作一種時尚。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盯上了這一獵奇心態,在明知所生產銷售的產品可能觸及法律紅線時,仍然鋌而走險。然而,觀念開放并不代表法律邊界可以僭越。法律不會因為淫穢物品換了新“馬甲”就降低對其責任標準的認定及處罰。
不管是傳統意義上的圖片、視頻,還是“二次元”時代的手辦等新興行業,法律對淫穢物品的認定標準不變、傳播淫穢物品的本質不變。因此,對作出這一行為的任何人的法律責任也不會改變。尤其是該案的銷售對象還包括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其社會危害性可見一斑。
目前,對手辦這類新興文化創意產品的相關監管尚存在一定的欠缺,社會公眾對這類產品的倫理認知也存在一定盲區。未來,如何做到監管有責,及時做好對公眾的普法宣傳,還需要有關部門引起足夠的重視。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