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補鈣這件事上,牛奶常常被推崇為首選食物,然而有一種高鈣食物被很多人都忽略了,那就是奶酪。
奶酪、芝士、起司、干酪、乳酪,其實說的都是一種東西,原名都是英文的 Cheese,本質上沒什么區別。芝士是西餐中的常見食材,目前在我國也不是陌生的食物,很多人愛吃的漢堡、披薩、三明治、焗飯中經常有它的身影。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奶酪也是真正的“補鈣王者”,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下這個被低估的營養來源。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濃縮的牛奶精華
膳食指南都建議吃
奶酪(芝士),聽起來就美味又營養,它是在鮮奶中加入適量的乳酸菌發酵劑或凝乳酶,使蛋白質發生凝固,并加鹽、壓榨排除乳清后的乳制品。屬于高度濃縮的鮮奶,一般來說 10kg 鮮奶才能生產出 1kg 的奶酪。
奶酪在制作過程中去除了牛奶中大部分水分,營養上自然也更為濃縮。不僅鈣含量很高,蛋白質、維生素 D、部分礦物質等營養也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1
鈣含量是牛奶的近 8 倍
不同奶酪的鈣含量有差異,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 第 6 版》中的數據,奶酪的鈣含量為 799mg/100g,是牛奶的近 8 倍。[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喝奶 300~500ml,按照同等量的蛋白質來換算,相當于 30~50g 奶酪,意味著如果吃 50g 奶酪就能攝入近 400mg 的鈣,在滿足一般人群每日鈣需求量上具有很大貢獻。
2
蛋白質是牛奶的近 8 倍
牛奶中的蛋白質屬于優質蛋白,奶酪的蛋白質含量比鮮牛奶高出近 8 倍。在發酵過程中,蛋白質會被分解為小分子物質,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
3
脂溶性維生素被濃縮
奶酪中濃縮了大部分脂溶性維生素,比如維生素 A、維生素 B 族、維生素 D。
4
部分礦物質含量優秀
除了鈣,奶酪的磷、鎂、鐵、鋅含量都不錯,分別是鮮牛奶的 3.6 倍、5.2 倍、8 倍、25 倍。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除了這些營養成分之外,做為發酵乳制品,奶酪還含有豐富的益生菌,能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有利于維持腸道健康。
另外,制作奶酪時牛奶中大約 98% 的乳糖會隨著乳清被排出,只剩下很少一部分殘留在奶酪凝塊中,由發酵菌發酵為乳酸,[3]所以奶酪中幾乎不含或僅含有微量的乳糖,通常不會導致乳糖不耐受。這對于患有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來說很友好,不用強迫自己咕咚咕咚喝奶補鈣,只需一小塊芝士,補充的營養就和牛奶很相近,甚至比牛奶更優秀。
至于奶酪的熱量,《中國食物成分表》中顯示為 328kcal/100g,如果按照每天吃 30~50 克奶酪來代替喝牛奶計算,大約會攝入 98~164kcal 的熱量。如果是喝 300~500ml 純牛奶,攝入的熱量為 195~325kcal,相比之下,吃奶酪的熱量更低一些,不用擔心會發胖。
選奶酪不踩坑,一定要關注這些
市面上的奶酪種類繁多,并非所有的都值得推薦,選購時需注意以下這些關鍵點。
1
看好干酪含量
選擇奶酪產品一定要看好配料表,目前這類奶制品分為原制奶酪(天然奶酪)和再制干酪兩種。根據我國最新的《GB 25192-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中的規定,再制干酪(再制奶酪)的干酪含量需大于 50%,如果在 15%~50% 之間則為干酪制品(奶酪制品)。
推薦優先選擇天然奶酪,只是口感上可能會有苦味,這是因為奶酪在發酵的過程中蛋白質會發生水解,肽鏈中含有的疏水性氨基酸或短肽游離出來,接觸味蕾會產生苦杏仁味兒。[3]不過,加熱后再吃苦味就會變輕,奶香味會更明顯。
如果實在不喜歡原制奶酪的苦味,再制干酪也不錯,盡量選干酪含量高一些的。
圖:干酪含量≥81%的再制干酪(自己拍的)
2
注意鹽含量,鈣鈉比越高越好
奶酪的制作過程基本都要加鹽。吃奶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補鈣,但有些奶酪鈉含量較高,補鈣的同時也會攝入較高的鈉,反而可能對健康不利。
在選擇天然奶酪時,大孔奶酪、切達奶酪、馬蘇里拉奶酪的鈉含量通常不會太高。[4]如果選擇芝士片(一片芝士片約 17g),買的時候需要看好營養成分表,選鈣含量較高、鈉含量較低的一款,最好鈣鈉比>1。
圖:1 片芝士片,約 17 克(自己拍的)
比如下圖這兩款都是芝士片,第一款鈣鈉比僅為 0.47,而第二款鈣鈉比為 2.3。如果選擇第一款,雖然一片能補 80mg 鈣,但也會同時攝入 171.7mg 的鈉;而第二款,吃一片可補 109mg 的鈣(2 片芝士片的鈣≈1 杯 200ml 的牛奶),鈉攝入量僅為 47mg。
圖:第一款,鈣鈉比 0.47
圖:第二款,鈣鈉比 2.3
3
選擇不含添加糖的
天然奶酪吃起來略帶苦味,很多產品會加糖提升風味。含糖的奶酪制品不僅會增加齲齒風險,熱量普遍也會更高,最好選擇不含添加糖的一款。
吃奶酪這一點要注意
奶酪好吃,營養又補鈣,但可別因此而狂炫奶酪,畢竟絕大多數的奶酪鈉含量都不低。特別是某些“高鈉低鈣”的芝士片,吃太多對心血管健康不友好。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喝奶建議,每天可以吃 40 克左右的奶酪替代 300 毫升牛奶的鈣攝入量,但需控制總熱量和脂肪攝入,優先選擇天然奶酪。
像有的芝士片鈣鈉比低,比如上文咱們提到的那款,一片只能補 80 毫克鈣,想要攝入 300 毫克鈣就需要吃近 4 片,攝入的鈉高達 686.8 毫克,折合成鹽約1.7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每天鹽攝入量需要控制在 5 克以內,吃 4 片芝士片攝入的鹽就達到了 34%,全天的鹽攝入量就太容易超標了,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控血壓,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高血壓患者可以適量食用奶酪,但需特別注意選擇和食用方式,建議優先選擇天然低鈉奶酪品種(如大孔奶酪、馬蘇里拉)。乳糖不耐受者適合選擇陳年硬質奶酪(如切達奶酪),減肥人群宜選擇低脂奶酪(如茅屋奶酪)。
總結:
補鈣別只喝牛奶啦!奶酪(芝士)是補鈣的“隱形冠軍”,鈣含量遠超牛奶,同時還富含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等營養。選購時應關注干酪含量、鈉含量和糖的添加,讓補鈣更高效!
參考文獻
[1]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冊[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9
[2]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23.8
[3]李志國,宗學醒,閆清泉,等.奶酪風味形成的研究進展[J].乳業科學與技術,2019,42(01):51-54.DOI:10.15922/j.cnki.jdst.2019.01.010.
策劃制作
作者丨薛慶鑫 注冊營養師
審核丨張娜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研究員
策劃丨王夢如
責編丨王夢如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