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5月9日,“匠心護理,守護健康”珠海市人民醫院2025年國際護士節大會在香山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并正式啟動“無陪護病房”服務,進一步為廣大患者提供便利,以實際行動迎接5月12日第114個國際護士節。
組建專業化護理團隊
提供日常起居協助、用藥提醒等服務
據了解,自今年3月1日起,珠海市人民醫院開始試點推行“無陪護病房”服務模式,通過組建專業化護理團隊,為住院患者提供全程、規范的基礎護理和生活照護以及多項人民關懷服務,減輕患者家庭負擔,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活動現場。
“無陪護病房”服務以患者為中心,由醫院護理部統籌調配經過嚴格培訓的醫療護理員組成專組專班,24小時為患者提供精細化護理服務。從日常起居協助、用藥提醒、康復訓練到陪伴陪檢,均由專業護理+陪護團隊全程負責。
選擇“無陪護病房”服務后,家屬無需再為陪護問題奔波勞碌,可通過電話、微信等實時了解患者動態,或在規定時間內探視陪伴,既保障了患者的照護質量,也讓家屬能兼顧工作與生活。
據悉,醫院在推行“無陪護病房”過程中,以“三化”服務實現“雙向減負”:護士制定分級護理清單,針對術后、老年、重癥等不同患者需求提供個性化方案,指導及監督醫療護理員對患者實施照護,實現護理標準化;
組建專門部門,從人員培訓、考核、質量、結局等方面,由專人針對醫療護理員陪護的各個環節實施全程質控,實現管理全程化;
服務收費嚴格按照珠海市衛生健康局要求,減輕患者家庭經濟顧慮,實現費用透明化。
打造特色人文關懷服務
提升病房環境、獲得患者好評
珠海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護士長楊明珠介紹,自今年3月開展試點以來,科室圍繞“安全、專業、人文”三大核心,通過優化流程、強化培訓及增值服務,采用醫生—護士—護理員三方共管模式,堅持“充分尊重患者意愿,自愿原則”落實無陪護病房,無陪護率在50%-70%之間,病房整潔度及安靜度較前大幅提升,患者好感度明顯提高。
活動現場。
其中,科室新開展的集中健康宣教授課、集中功能鍛煉,以及人文關懷服務“十分鐘傾聽”項目,護士們利用休息時間志愿參加到各項增值服務中,讓多位患者在病房感受到溫暖,收獲多封感謝信。
據悉,首批“無陪護病房”已在醫院心血管內科、腦血管病科、神經外科、脊柱骨病科等科室率先試點,后續將逐步推廣至全院。腦血管病科患者張奶奶家屬感慨:“以前家人住院,全家輪流守夜,身心俱疲。現在護士級陪護員們不僅細心照料,還教會我們很多康復知識,這種模式真正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
為給護理工作者松綁減負,醫院也將計劃投入智能設備、平臺,提高工作效率,逐步降低人力成本投入,讓護士感受人文關懷、提升自身職業獲得感,進一步加強無陪護病房服務,實現精準化、便捷化、全程化、無紙質化護理管理,將護士的時間更多地留給患者。
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黨委書記崔敏表示,護理工作者們是病房里最早亮起的燈,是深夜巡查時最輕的腳步,用專業構筑生命防線,用溫情撫平病痛褶皺。無陪護病房是醫院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內涵的重要實踐,未來醫院將繼續在珠海市衛生健康局的指導下,以患者需求為導向,探索護理服務新模式,讓醫療更有溫度、照護更具品質。
珠海市衛生健康局黨委書記、局長朱自琴,副局長戴世登,珠海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雷,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黨委書記崔敏及全體領導班子成員,珠海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院長劉木彪,華發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黃文鋒等參加活動。
“珠海大健事” 欄目出品
統籌:南都記者 王靖豪
課題組成員:張景淞 曾奎達 韋銳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