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南海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且最早發現 命名 開辟航線的南海也是中國,這一點在歷史上有著充分的依據。但自從20世紀以來,周邊國家開始將目標放在南海上,企圖在南海爭奪到利益。
2023年10月,中國的一艘海警船與菲律賓的補給船相撞。這一事件引發了各個西方國家的譴責,而美國迅速地站隊在菲律賓,聲稱中國干擾菲律賓船只的自由航行,但中國堅持聲明該海域是自己管轄的范圍內。
這次與菲律賓船只碰撞事件僅僅是諸多南海問題上的一環,而美西方作為域外國家,卻頻繁的介入南海事務,甚至公開表示,倘若菲律賓遭受攻擊,美方將會出手。一個域外國家卻對南海無比上心,而這其中的緣由并不簡單。
南海爭端
想要知道西方各國為何都想在南海問題上摻和一腳,就得先明白南海到底牽扯上哪些利益,而它發生過什么?事實上從20世紀中期開始,中國就與多數國家在南海上有過爭端,這里就以美國和菲律賓為例,講講南海此前的主要爭端。
菲律賓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將目標放在南沙群島上,并頻繁的以南海無管轄 距離近等為由,對中國的南沙群島提出主權要求。其原因是南沙群島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菲律賓自然是垂涎已久。
于是菲律賓通過資源開發 軍事占領等方式非法占領南海部分的南沙島礁余9座,到這里菲律賓的野心暴露的一覽無余。于是在1950年5月,菲律賓的中央社電就公開地表示,南沙群島距離菲律賓的領土十分接近,將采取一切的手段捍衛菲律賓的權益,占領南沙群島。
并且于當月17號,菲律賓總統以國際法為由,對記者媒體說出:“菲律賓是距離南沙群島最近的國家,倘若國民黨占領該地,那么菲律賓將無要求占領南沙群島,如果該地落入敵人之手,將會對菲律賓的安全造成威脅。”
中國自然是無法忽視菲律賓荒謬的言論,反駁菲律賓的言論并提出嚴重警告。在得到中國表明堅決捍衛南海權益的態度之后,菲律賓自然也不敢有任何行動,但這并未消除菲律賓的野心。
之后,菲律賓試圖通過立法在南沙群島上爭奪權益,于1978年頒布總統令單方面宣布菲律賓有對南沙群島管轄和控制權,并命名為所謂的“卡拉延群島”且公然將部分島嶼納入菲律賓領土。
而中國自然是無法坐視這種公然侵權的行為,再次表明出強硬的態度,均將菲律賓所提出的權益駁回。但菲律賓不僅沒將警告放在眼里,反而變本加厲地在南海上制造矛盾。
1997年,菲律賓企圖強占黃巖島,并禁止中國的漁船進入黃巖島海域,期間菲律賓還將一艘坦克登陸艦開入仁愛礁,以船底漏水擱淺為由駐扎在仁愛礁上,并且設置值班輪換等方式企圖占領該島礁。
更加過分的是,菲律賓于2012年在黃巖島附近非法抓扣中國漁民,中國第一時間奔赴現場,阻止菲律賓的行為。雖然后續將漁民安全地護送撤離,但菲律賓仍然試圖增派艦船進入黃巖島,之后事態不斷升級,而也中方不斷地增派艦船,經過多輪交涉,菲律賓于6月3日將全部船只撤出。
相較于菲律賓,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并不怎么關注南海島礁的爭執。在南海問題上比較克制,通過外交等方式承認中國對于南沙群島主權的立場。甚至美軍駐菲律賓的空軍人員曾要測量黃巖島的氣象調查時,都多次向中國提出申請。
且當時正處于冷戰和越戰背景下,美國始終保持中立立場。但由于1974年的西沙海戰之后,美國就曾明確表示不支持南越對于西沙群島的主權要求。但美國的立場也是隨機應變的。
自2009年以后,美國政府就主張著重返亞太的戰略,讓美國對于南海的態度發生實質性變化。隨著中國的綜合實力不斷地增強,美國想借著南海問題對中國進行壓制。從此以后美國和中國的軍艦就在南海發生多起對峙事件。
隨著美國對南海的政策驟變,從2010年開始,美國就倡導著自由利用亞洲海域,并宣稱要在中國南海維持國際法。這一行為無疑是侵害了中國的主權,且之后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直接挑釁尤為增多。
尤其是前面提到的2012年黃巖島事件之后,美國就進一步加大對菲律賓的支持力度,頻繁的派出艦艇和飛機對中國進行挑釁。2015年10月,美國將南海問題再次放大,美國的導彈驅逐艦公然駛入南沙群島附近,并且公開宣稱此次是自由航行宣示行動。
再到2017年特朗普上臺以后,美國對南海的挑釁就尤為的增多。美海軍和空軍頻繁地到南海地區,甚至拉攏西方各國打著自由航行的旗子,在南海周邊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事態一直發酵到2023年以后,隨著菲律賓在南海的挑釁增多,美國也加大力度在南海周邊地區舉行軍事演習等行動,甚至曾派出航母打擊群在海域周圍舉行演習,中國不得不對此做出防衛,多次在南海與美西方各國的艦艇對峙。
美國的真實面目
當了解完兩國與南海問題之間的關聯后,再回到2023年的中菲船只碰撞事件就明朗了許多。菲律賓作為南海周邊的國家,無異于是垂涎南海周邊的資源及海域領地。而美國作為域外國家,其根本目的是牽制中國。
碰撞事件發生之后,美國聲稱支援菲律賓,并給予軍事支援這一行為的可靠性還有待考量。通過前面分析,此前美國在南海地區的軍事行動并非是完全對菲律賓的盟友義務,這其中牽扯著美國自己的戰略因素。
美國想借著支持菲律賓來牽制中國在南海地區的影響力,其背后是想提高美國自身在南海乃至南亞地區的地位。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綜合實力不斷提高,尤其是中國海軍的綜合力量不斷的提升,在亞太地區的地位被重視。
美國為了捍衛自己的霸主地位,自然會想盡辦法遏制中國的發展。這一特點在臺海問題上就表現的尤為明顯,美國公然將武器裝備等賣給臺當局,試圖利用臺灣問題來影響中國,對此南海問題也是同理。
而菲律賓作為周邊國家,其實質性是想在南海上得到利益,因此被美國所利用。這一行為也均體現在南海的周邊國家,尤其是日本,美國就曾經公開支持日本宣示在釣魚島的主權。但終究是美國的棋子,一旦中方采取強硬措施,美方自然也不想牽扯上關系。
還有一方面的考量是,美國自然也擔心自己過度干涉南海問題會與中國發生大規模軍事對抗,從而引發孫在自身在經濟 外交 等多個反面的利益。所以美國無論站隊在哪國,對中國也僅僅只是威懾的手段。
更何況美國的承諾具有不可靠性,從國際事物上來講,美國就曾多次違背承諾,背棄盟友等行為。談若中國與菲律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美國則大概率會以菲律賓某些行為不符合規定,或者國會審批流程為借口推辭,甚至拒絕菲律賓。
對此中國一直是主張和平,多次在南海問題上都率先和菲律賓協商解決南海有關爭議,并且多次聲明不要輕易被美國所利用。并且進一步表態愿意與菲律賓等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和平。
自強不息
碰撞事件發生之后,中國軍方曾就強調“切莫過度依賴高科技”而這也是我國一直貫徹的理念,切勿有了利劍,就不注重自身的素養。中國不僅僅在諸多問題上體現著對問題有著深刻的理解,更明白一個國家的考量。
一方面隨著世界各國的軍事實力不斷提高,現代戰爭也體現出多樣性變化。另一方面談若只依賴高科技武器,并不能保證戰爭的勝利。
而中國的軍隊更注重發展全面軍事實力,這一點在先烈就有所體現。回顧起抗美援朝,我軍的裝備與美軍的對比可是天壤之別。但還是靠著先烈的智慧與堅強的意志力贏下一場場戰役,并捍衛了國家的主權。
且高科技武器雖具有更好的威懾力,但也要合理的進行利用。也不能因為與周邊國家發生小矛盾就以此為理由去使用它,中國始終秉持著和平的態度,中國始終堅持防御性國防策略,在擁有著高科技武器,其根本還是為了更好,更有威懾的捍衛著國家主權。
結尾
雖然此次中菲的船只碰撞事故已經告一段落,中國仍然秉持著和平友好的態度去解決此次問題,但面對未來任何人都沒辦法保證南海問題將會發展成什么樣,中國仍需要不斷的發展去做好因對未來的準備。
但相信有一天,中國的友好態度能被南海的周邊國家乃至西方各國接納,隨著世界的發展,各個國家思想的進步,南海問題終將會得到完美的答案。
參考資料:
中美戰略競爭下東盟國家對華對沖戰略的策略選擇 王琛;陳奕平
起底美國攪局南海的“航行自由”真相_中國網
美軍在南海不斷刷新抵近中國海岸距離,專家:美日介入只會加劇緊張 澎湃新聞
菲律賓美國勾結在南海挑釁危害地區和平穩定 - 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