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港澳大灣區這片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的熱土上,以“灣區經濟”為核心的信息樞紐建設持續提速。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大灣區經濟網自成立以來,緊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整合粵港澳三地資源,以權威信息發布、精準數據服務和國際傳播能力,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網記者了解到,大灣區經濟網依托粵港澳三地政府職能部門的聯合監管與商協會資源支持,構建起覆蓋經濟動態、產業創新、政策解讀的全鏈條信息重要媒體平臺。網站通過實時發布大灣區經濟指數、產業趨勢報告等權威數據,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參考,為企業投資搭建信息橋梁。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和灣區經濟”,充分表明灣區經濟在全國區域經濟發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該平臺迅速推出系列解讀與報道,梳理全球四大灣區發展經驗,為粵港澳探索“金融+科技+產業”融合路徑提供智庫支持。
在服務實體經濟領域,大灣區經濟網深度參與區域重大經濟活動。如從報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到跟蹤深圳、香港HED經濟峰會;從深度聚焦香港、澳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政務信息推送及政策推廣,到解析廣州、東莞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案例,平臺以專業視角記錄灣區經濟脈動。記者還了解到,大灣區經濟網作為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特約合作媒體,其參與報道《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綠色創新·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數報告發布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和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承辦的《大金融思想沙龍》多期的沙龍報道;對區域可持續發展評價體系的創新構建,已被多企業和相關政府機構實施參考。
數字技術賦能與文化融合創新成為平臺建設亮點。依托AI智能算法與大數據分析,以全融媒體矩陣發展方向,實現用戶需求精準匹配,資訊服務觸達率提升40%,日均活躍用戶突破百萬。文化傳播方面,“粵港澳文化走廊”系列融媒體產品通過展現三地非遺活化、青年創意市集等鮮活場景,推動灣區文化認同持續深化。今年以來,平臺先后與廣東廣播電視臺移動頻道灣區焦點報道欄目、澳門紅刊雜志社等媒體達成戰略合作,構建起覆蓋電視、紙媒、新媒體的立體傳播網絡。其推出的科創金融、跨境教育等專題內容,通過多語種編譯在海外社交平臺傳播,累計觸達國際受眾超千萬人次。
據大灣區經濟網總編輯雷挺表示,當前平臺正著力構建“9+2城市信息共享機制”,重點推進跨境數據互通、民生服務對接等領域的深度合作。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進入全面實施新階段,平臺將持續強化政策傳導、資源整合和國際化傳播功能,為打造世界級城市群貢獻信息力量。(完)
撰文:李鵬飛
編輯:余海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