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起中國女排的“重炮手”,第一反應是郎平。她那個時代太閃耀了,被稱為“鐵榔頭”,是很多人心里的圖騰。
但如果你是2000年后關注女排的人,你一定記得那個在賽場上揮臂暴扣、把球打得像炸雷一樣的王一梅。她的出現,曾讓不少人驚呼:“這不就是第二個郎平嗎?”
但這個標簽,她從沒主動接受過。她總說:“郎導是偉大的球員,我離她還差很遠。”
“我已經游了好幾年,怎么能換項目?”
1988年,大連姑娘王一梅出生。從小身材高大,練過鋼琴、游泳、網球,是個“試遍各種興趣班”的孩子。
到了五年級,她已經長到1米72,代表大連隊去沈陽參加游泳比賽。那時候她以為自己未來可能是個游泳運動員了。
但命運就是這么巧。
遼寧排球教練孫福厚在省隊訓練時看到了她,一眼就相中,說:“這孩子骨架大、爆發力好,打排球有前途。”
可王一梅不樂意。
她說得很直接:“我游了好幾年了,自由泳、蛙泳、仰泳我都不差,我不改。”
孫教練沒放棄。跑到她家一趟又一趟,給父母做思想工作:“你們家姑娘是塊練排球的料。”
王一梅爸媽一合計:要不試試?就這么著,她抱著“看看吧”的心態進了排球隊。
半年后,她身高躥到1米80,被選入遼寧青年隊。
再后來,就是中國青年女排、亞洲青年錦標賽冠軍、最佳扣球獎……一步一步,她打出了屬于自己的路。
2003年,王一梅第一次亮相全國聯賽,15歲,身高已經到了1米9。
那年遼寧隊主力楚金玲因傷缺陣,小王頂了上去,和楊昊搭檔打主攻,表現不俗。
當時的國家隊主帥陳忠和一看錄像,說:“這個小姑娘行,棒頭夠重。”
就這樣,她被招進國家隊。
她根本沒想到自己能走到這一步。
家里人也挺懵,春節期間,親戚朋友都跑來慶祝,囑咐她:“這可是進了國家隊,要好好學啊。”
訓練開始后,陳忠和給她“開小灶”,每天加練,圍著她打造一位“重炮型”主攻。
她也爭氣。
有一次扣球時,球速太猛直接打斷了標志桿,隊友打趣說:“以后誰打斷標志桿就獎勵一個雞腿!”
那會兒的她,像個重錘砸進對方防線,是陳忠和手里的一張王牌。
王一梅不是那種瘦高型的選手,她骨架大、肌肉重,典型的“力量型打法”。
這也成了她后來的困擾。
每次國家隊訓練一結束,她一回老家,體重就“管不住”。2007年陳忠和再見她時,驚得差點沒暈過去。
漳州訓練基地的電子秤最多顯示100公斤,她一站上去,秤爆表了。
教練們急了,天天給她定制食譜,騎單車訓練、游泳減脂,連魏大夫都成了她的“飲食保鏢”。
她也配合。
在一次國際精英賽前,硬是減掉了17.5公斤,才勉強恢復比賽狀態。
但體重一直像根繩子,纏著她的整個職業生涯。
蔡斌、王寶泉、郎平,每一任主帥都對她“控制體重”有過期望,數字從90公斤變成97公斤,但她很難長期穩定下來。
原因也不復雜。
她從小練游泳,水里消耗大、陸地代謝慢,加上訓練間歇多,體重總是反復。
這也導致她腰傷不斷,影響了上場機會。
2010年世界大獎賽,她因傷被輪換,甚至一度失去主力位置。
一記扣殺,“打暈”木村紗織
即便有起伏,但王一梅最被人銘記的,是那記“重炮”扣殺。
2008年大獎賽,中國女排對陣東道主日本隊。
比賽打得緊,中國隊一度0:2落后。
陳忠和依舊面帶笑意:“沒事,我們還有王一梅。”
關鍵一球,她助跑起跳,一記扣殺,直接擊中木村紗織的臉部,日本主力仰面倒地,足足緩了幾秒才起來。
球迷至今記得那一幕——慢鏡頭里,排球擊中面部的沖擊力,像一道閃電。
而王一梅只是站在那,拍了拍手,表情平靜。
2011年世界杯,中國女排再遇日本,王一梅在三人攔網下強行突破,再次命中木村區域,球速高達89公里每小時,沖擊力超過150公斤。
日本電視臺做了實驗,用同樣力度的機器模擬扣殺,能擊碎5厘米厚的瓦片和1.5厘米厚的木板。
她被稱為“終極武器”,也成了那幾年中國女排的頭號攻手。
王一梅的國家隊生涯從2005持續到2013,打滿八年,經歷五位主教練。
但她從沒拿過世界冠軍,這是很多人唏噓的地方。
2008年北京奧運,中國女排拿了銅牌。倫敦奧運時,她仍是主攻,但球隊未進四強。
2013年,郎平回歸,提出主攻必須接一傳。
對王一梅來說,這是一道坎。
她打法靠重扣,靈活度不如其他隊員,面對戰術改革,她只能退出國家隊。
她沒公開宣布退役,而是選擇轉會土耳其,想看看別人的訓練節奏。
回來后,繼續打聯賽,出場次數越來越少,但她一直在堅持。
直到2019年,遼寧隊重組,成立遼寧華君女排俱樂部,王一梅擔任三個要職,正式從場上走到了場邊。
別以為她成了管理層就輕松了。
她不光是總經理,還是陪練、戰術分析員、一傳監督、后勤保障……幾乎什么都干。
她還時常拍短,記錄訓練日常,有時候還要親自下場練球,手臂打得通紅。
有人看了留言:“大梅你都當老板了還陪練?!”
她笑說:“不打球,我渾身不舒服。”
她也一直沒有正式說退役,直到21-22賽季,段放逐漸扛起主攻重任,她才慢慢退到二線。
她像是在等一個人,等下一個能接班的人出現。
如今的王一梅,37歲,身材保持得不錯,氣質成熟干練,完全不像曾經那個“大塊頭”。
她不講究吃,豆腐腦配油條是早餐,泡面就是正餐。
她也不聲張,更多時候只是在幕后默默做事。
但她始終守在排球身邊。
她曾說:“賽場有終場,人生有盡時。但女排精神,是永不退役的。”
我們相信這句話。
她沒有世界冠軍,但她有球迷心中“無冕之王”的尊重。
從那個打斷標志桿的小姑娘,到一擊命中木村紗織的“重炮手”,再到現在站在場邊指揮全局的總經理。
王一梅的人生,沒有華麗逆襲,也沒有狗血劇情,有的只是一直在走,從沒放棄。
她是王一梅,不是第二個誰。
但她確實,在中國女排最需要的時候,頂了上去。
參考資料:
晨曦:《王一梅:“郎平第二”》,《名人傳記》2009年第6期
《王一梅減肥記》,《新體育》2010年第9期
中國女排歷屆大賽資料統計(排協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