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肥鄉:花田“掘金” 推動鄉村振興
當前,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七彩園林種植基地里的3000畝月季花爭奇斗艷。發貨區內,工人們正忙著往貨車上裝載打包好的月季,發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肥鄉區充分發揮月季資源優勢,走出了一條“小月季撬動大產業”的鄉村振興之路。
月季產業的蓬勃發展,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福利。300余名村民實現就近就業,平均年收入達到20000元左右。
■山西汾西:菌菇產業激活鄉村振興
近年來,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增加群眾收入、實施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積極探索發展食用菌產業。
在團柏鄉李家坡村恒發菌業種植基地,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村民們有序地采摘、裝筐,準備運往周邊縣市銷售。
■科技幫扶 讓秦巴山區綻放產業之花
近年來,陜南秦巴山區鄉村振興產業加快發展,在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幫扶項目的支持下,許多區縣的農業首位產業、支柱產業取得長足進步。在這些科技幫扶項目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從2022年開始,以“陜西秦巴山區特色經濟作物、果蔬產業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專項,承擔陜南11個縣區的科技幫扶任務。
依靠項目專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組織13家農業科技優勢龍頭企業,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協調開展科技幫扶工作。
■“吉他之鄉”奏響鄉村振興“奮進曲”
全世界每生產七把吉他,就有一把產自貴州大山深處的正安縣。這個曾經的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如今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產業最集聚的吉他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吉他制造之鄉”,2021年被商務部認定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其所生產的吉他遠銷美國、德國、西班牙、日本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十幾年前,以神曲公司創始人鄭傳玖為代表,背井離鄉在外打工的正安吉他匠人們陸續踏上返鄉創業之路,把學來的技術技能和管理經驗帶回家鄉。
■海南樂東:加快南繁科研成果轉化 助力鄉村振興
位于樂東九所鎮的海南富友現代種業產業園,是樂東西甜瓜科創、示范及集約化育苗基地,也是海南省級熱帶作物良種(苗)繁育基地,省級熱帶優異果蔬展示示范基地。作為成果轉化平臺,該園每年自主研發及組配西瓜、甜瓜、蔬菜等“新奇特”品種300多個,并篩選出品質更好、抗性更強、產量更高等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進行推廣,供應國內外市場。
此外,富友產業園還針對農民開展技術培訓,提供植保、防治、咨詢等服務,與專家合作示范項目,發揮科普、示范、觀摩作用,推動科研成果落地,助農增收,為樂東鄉村振興添活力。
統籌: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編導:田甜
包裝:夏勇
配音:劉文青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