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近些天,“男人卵巢瘤、女子前列腺”等“男女不分”的離譜論文接連涌現。
僅現代快報、澎湃新聞兩家媒體,就報道在網上發現這類“大作”50余篇。
部分涉事單位調查認定當事人學術不端。
目前已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相關論文作者霍某某被記過降級;有福建省人民醫院相關論文作者韓春龍、王小紅分別被降級和取消項目成果申評資格2—3年,并全院通報批評;有《中國醫藥指南》的編輯被辭退。
而一些尚在調查或有了初步處理結果的涉事方,通過媒體所作的回應則更加奇葩。現曬幾例——
01
《中國醫藥指南》2018年2月28日發表題為《護理干預在羊水栓塞高危產婦預防中的意義分析》的論文中稱:
“選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治療出現羊水栓塞的高危產婦140例,其中實驗組有31例女性患者,34例男性患者;對照組中有32例女性患兒,33例男性患兒”。該部分“高危產婦”病例中不僅出現了“男性患者”,部分患者還被稱之為“患兒”。
記者通過撫順市中心醫院聯系上了該論文作者王忠紅,她表示,“他們打錯了,應該是女,打成了男,他們后來出版后給我寄過來我也沒核實。”王忠紅稱,自己會聯系出版社溝通此事。
點評:原文中實驗組、對照組都有男女性別區分且各自數字單列,你現在說是期刊社錯把女打成了男,果真這樣整篇論文核心數據與邏輯豈不亂了套,這說法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另外“患兒”這個“兒”字咋來的呢,還有出版后寄過來自己也沒核實。心這么大且粗,干醫院工作真委屈了您這大大咧咧之銀才。我就不信作者往下跟出版社能溝通出啥正經名堂。
02
《中國農村衛生》2014年刊登的河北省寧晉縣醫院婦二科趙某某的論文《難治性產后出血干預性治療方法的對比研究》,文中稱“我院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期間收治的難治性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69例患者,年齡20-34歲,男35例,女34例。”
新京報記者聯系到《中國農村衛生》的主辦單位中國農村衛生協會,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正在開會處理,“因為論文是2014年發表的,目前還不清楚審稿編輯是誰,正在查閱相關檔案了解情況。”
“下一步我們將對辦刊以來的所有內容展開自查,同時強化三審三校和同行評議機制,對主辦雜志加強管理。”但此論文涉及機構暫無回應。
點評:中國農村衛生協會作為刊物的“婆婆”,媳婦捅出婁子不“責令”其抓緊自查并做處理以應付輿情,還有勞您大駕“隔山打牛”親自調查十多年前“審稿編輯是誰”作甚?
還“強化三審三校、對主辦雜志加強管理”之類,現在火都燒到眉毛尖了居然對“問題媳婦”不聞不問,任其擺爛,可想而知即使此事過后您也仍只是個專晃虛招的“摔手婆婆”而已。
03
更奇葩的還得數這個:在此次“男女不分論文潮”中露臉最多的權威學術期刊社——《中國醫藥指南》發出的聲明。
我在來自正規醫學期刊的“奇文共賞”的文章中,把搜索到的問題論文范例進行了列舉,其中《中國醫藥指南》一家就多達3篇。
而《中國醫藥指南》“關于學術不端的聲明”中稱:
經調查,該學術不端問題的發生是因為當時的審稿流程存在漏洞,審核人員未能對文章內容進行嚴謹細致的審查,未能及時發現其中的錯誤;部分編輯和審核人員責任意識不足,對學術規范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在工作中未能嚴格遵循學術出版的標準和要求。對于涉事編輯已作出辭退處理。
《聲明》中別的不說,僅“部分編輯和審核人員責任意識不足”和“對于涉事編輯已作出辭退處理”這兩個有著具體指向的句子放在一起,你不覺得它就是個病句嗎?
按照中文基本邏輯,涉事編輯被處理了,那審核人員呢?
何況現在一下子被曝光3篇“男女不分”,難道都是這一個編輯干的不成?
如此既不合常理又經不起推敲,非“甩鍋”又是什么!
資料圖片轉自網絡廣告
所以《中國醫藥指南》聲明中表示“完善審稿制度、加強人員培訓、建立監督機制、強化誠信宣傳”的所謂整改措施,
在我看來基本是空話套話,對其未來實行非常不抱信心。
由此也能反證過去,其問題論文為何會出現那么多。
好了,寫到這里。周末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