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李嘉誠旗下長和港口交易事件的輿論風波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李嘉誠的小動作卻不斷,而且或多或少都與港口交易有著間接的關系。
這不,就在近日,李嘉誠在北京的房產項目,史無前例的以7折的價格出售,為何現在的他會想著套現退出?是對未來中國房產市場的敏銳預判?還是其對抗國家審查,資產套現的戲碼?
李嘉誠豪宅項目7折拋售
御翠園是李嘉誠在北京東四環唯一在售的豪宅項目,早在2001年的時候,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就以7個億的價格拿下了逸翠園項目的用地。
當時,這塊土地的平均樓面價是1600元/平米,不過長實集團在逸翠園項目上前前后后磨蹭了將近20多年,而最終的備案價格則是10萬/平米左右。
不過,最近御翠園推出了一批新房源,但長實集團卻把單價下調到了7萬/平米左右,也就是說和它們最高備案價10萬/平米相比,如今御翠園房源的價格已經是打了7折。
雖說,這對如今想買房子的客戶來說是個還不錯的消息,但對老業主來說就有些不公平了,畢竟他們買房還不到一年,同樣戶型、面積的房子就降價了很多。
所以長實集團在降價的同時,也給出了兩套方案,一種是按照每平米固定的價格,為老業主們補裝修;另一種則是給不同戶型80萬到100萬價格不同的補貼。
可以說,相比于大部分的房地產開發商,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已經做的很良心了,但它們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在順應時代趨勢。
畢竟為了成交房子,很多城市和房產開發商也在選擇降價,就像中海大境把直升飛機停在了門口,只要成交就提供飛行體驗。
另一方面,長實集團拿出這樣的補貼方案,也是用錢堵住了老業主們的嘴,如此一來他們就不會到處去選擇維權,長實和李嘉誠也能借此一掃之前輿論上對他們的口誅筆伐。
其實,不管他們作出怎樣的補貼方案,于他們而言都是賺的盆滿缽滿的,因為在他們2001年拿到這塊土地的時候,地價每平米就1600元。
而且算到今天,這塊地他們已經囤了24年之久,也就是坐等土地升值,然后再慢慢開發、銷售的套路。
當然,有一點也值得思考,就是長實集團已經將逸翠園項目的這塊地囤了24年之久,即使這幾年國內房產行業不景氣,他們也沒必要急著給出這么多的折扣。
而這個現象唯一的解釋便是,李嘉誠和長實集團想要盡快的甩貨清盤,或許這便是港口交易中他為自己準備的后路,也或許是自己的商業嗅覺。
李嘉誠家族一系列的退路
事實上,自從被國家三令五申警告過港口交易之后,李嘉誠家族為自己尋找后路的行為就沒有停止過。
像3月28日,李嘉誠的次子李澤鉅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團決定將業務獨立出長和集團,要知道盈科拓展的業務主要是大陸的金融和科技,而獨立出長和,很明顯就是不想被長和的輿論風波影響到。
此外,也是在今年3月份,長和表示可能要拆分掉全球的電信業務,到英國去上市。
到了4月中旬的時候,李嘉誠基金會和李澤鉅都在增持對長實集團的股份,對此有人分析,是為了推動長和與長實兩個集團實現重組。
值得一提的是,長和集團與長實集團把注冊地都改到了開曼群島,減少稅務開支是真,躲避監管也是真。
所以說,結合李嘉誠家族和旗下公司近期的一系列行為,其在北京的房產項目,以史無前例的低價銷售,大概率是他們為了套現清盤,而這很可能也是它們為自己找的退路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