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主動釋放接觸信號,中美要坐下來好好談了么?
應瑞士政府的邀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會在5月9日訪問瑞士,和瑞士的領導及有關方面舉行會議。在訪問瑞士期間,何立峰副總理作為中美經貿中方的牽頭人,將會和美國的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會談,之后,在5月12日至16日,何立峰副總理將會去法國,和法國方面共同主持第十次的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
另外,我們商務部的通告也是: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注意是接觸,而不是正式會談。
說明了這一次的中美對話,是我們對美方誠意的一次試探,要在有的放矢同時,做好隨機應變,因此這次的中美會談,并非一些媒體所言,中美要實現破冰。我認為,這一次,我們并不是要談什么,而是要聽美國人做什么,以及看美國人做什么,之后再決定要不要談。
此前,特朗普表示,愿在“某個時候”對華降關稅,不過不會降到0。那么具體會降到多少?10%?30%?還是50%?另外呢,特朗普這個人我們知道,說過的話經常不算數。因此,現階段我們不會采取直接談判的策略,只會做一些試探性接觸。
這一點,歷史經驗就很重要了。特朗普和中國打了8年的關稅戰,但中國和美國進行了70多年的博弈,當年的抗美援朝戰爭,我們也是邊打邊談,用戰場上的勝利,促成我們談判的籌碼。如今,也是一樣的。
中美之間的經貿談判往往充滿曲折與反復。雙方在諸多領域存在利益分歧,如貿易不平衡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技術轉讓問題等,這些都成為過去談判中的焦點和難點。特朗普政府時期,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加征關稅等一系列措施嚴重沖擊了兩國的經貿往來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如今,盡管美方釋放出一些愿意接觸的信號,但中方仍需謹慎對待。
在此次與美方的接觸中,中方將秉持著認真、務實的態度。一方面,要堅定地維護自身的利益和立場,明確向美方傳達中方的核心關切,如取消不合理的關稅加征、停止干涉中國內政等關鍵問題,讓美方知曉中方的底線和原則不可動搖。另一方面,通過充分的溝通與交流,深入了解美方的真實意圖和政策動向,判斷其是否具有實質性的合作誠意,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表態上。
此外呢,美國國內政治的復雜性也給此次接觸帶來了不確定性。黨派之間的分歧、利益集團的影響等,都可能對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產生干擾。此前特朗普關于降低關稅的表態,究竟是出于競選策略的考量,還是基于對兩國經貿關系的重新評估,還需進一步觀察。而在這種情況下,中方保持冷靜、理性的態度,做好隨機應變的準備尤為重要。
另外,我認為除了這一次的中美接觸,我們的高層對瑞士和法國的訪問同樣意義重大。此前,東盟10國加中日韓三國,達成聯合聲明,要加強合作,共同應對不合理的關稅戰。而現在歐洲也面臨特朗普關稅的沖擊,也是我們能爭取的對象,我們加強與歐洲的合作,也會對美國形成一定的輿論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