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搭建法治化債務紓困通道 全國首宗個人“執轉破”案件在深圳審結
近日,全國首宗個人“執轉破”案件在深圳審結。該案首次驗證了“執破融合”機制在個人破產領域的可行性,為我國個人破產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出了強制執行程序與個人破產制度相銜接的創新路徑。
2017年以來,林某因投資失敗及為其母親治病,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借款,逐步陷入債務困境。因短期內無力清償140余萬元的全部債務,林某被多家銀行起訴并申請強制執行,名下銀行賬戶被凍結,工資收入被扣劃,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在過去,此類案件往往因被執行人的經濟狀況陷入“執行難”僵局,出現“債務人無力償債、債權人難以受償”的情況,即使申請強制執行也收效甚微。為實現“執行不能”與個人破產程序的有效銜接,深圳市破產事務管理署與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深圳中院”)合力開展個人“執轉破”工作試點,為執行程序中“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搭建法治化的債務紓困通道。
2024年底,林某向深圳中院提出書面申請,申請將執行案件移送個人破產申請審查。林某表示,自己具有穩定收入來源和較為可觀的預期收入,愿意盡最大努力償還債務,希望債權人能夠給予一定的諒解和寬限。
深圳中院經征詢申請執行人意見并依照《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有關規定,裁定受理了林某個人破產重整申請,并于2025年2月裁定批準林某重整計劃,對林某的債務總額進行了適度調整。
該案在助力人民法院解決執行難題、節省司法資源的同時,探索出了兼顧各方利益的債務解決方案,為縱深推進個人破產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實踐樣本。
(南方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