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2025年是北京援建新疆和田29周年。近期,團北京市委和團和田地委組織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11所高校50余名青年學子用腳步丈量青春和田,在“行走的大思政課”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京津皖新四地青年學子共同出演“青春聚和·燃動玉都”首屆京津皖新大學生五四聯歡會。團北京市委/供圖
紅色是青春的亮麗底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科生趙鏞馨來到和田縣經濟新區人武部門前的“問勇路”瞻仰衛國戍邊烈士陳祥榕事跡時說道,“問勇路”不僅是烈士生命的延續,更承載了和田各族群眾緬懷英烈的真摯感情。日后,首都學子更要用實際行動賡續英雄精神,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
在“騎上毛驢上北京,去見領袖毛主席”故事發生地庫爾班·吐魯木紀念館,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本科生胡馨月詳細觀看每一段文字記錄和影像資料,她認為這種信仰的力量歸根結底來源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黨決不讓邊疆民族地區群眾掉隊。
首都青年學子在山水林間、文化展館、鄉村一線深入感知和田各族群眾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把握和田高質量發展的脈動。
在藏桂鄉瓜蔞基地,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祁贊朋實地學習和田特色產業與先進管理經營模式時說道,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給未來學以致用的提供了具體指向。
首都青年學子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館。團北京市委/供圖
在和田地區,70名北京高校志愿者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在各領域發光發熱。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本科生、西部計劃志愿者錢龍說是土生土長的西北人。他分享道,第一次踏上和田這片熱土時,他看見艾德萊斯綢絢麗飛揚,夜市里美食飄香,處處展現著安居樂業的幸福圖景。這更加堅定了他投身西部大開發的決心。
首都師范大學燕都學院本科生、西部計劃志愿者王晨晗目前擔任墨玉縣第二中學八年級歷史教師。她分享自己的教學理念是“教中學,學中教”。在教學過程中,她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同時也從學生們的反饋中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來到和田,“想去為和田做些什么”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院碩士研究生、西部計劃志愿者賴淑嫻心中生根發芽。202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春風行動”中,賴淑嫻主動請纓,化身“帶崗主播”,嘗試用直播解決青年最關切的就業問題。她介紹,面對數以萬計的線上求職者,主播們精準捕捉直播留言中的求職需求,對不同崗位逐一詳細講解,直播間瀏覽量最高達到316.5萬余人次。
未來,團北京市委將立足資源稟賦,創新協作方式,深化京新青年交流交往、相知相親,激勵首都青年學子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首都青年學子同和田當地少先隊員在交流。團北京市委/供圖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