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眼下,山西朔州市應縣的2.5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已全面鋪開。當地積極推動種植方式改善,推動穩產增收。
在朔州市應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面鋪開。種植過程中,合作社根據土壤和墑情,結合往年的種植經驗,選取了適宜的玉米和大豆品種,同時還調整了種植技術。
在改善種植方式的同時,合作社還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嘗試運用新技術和新機械進行試種,通過良種、良法、良機的高效運用,實現農業增效。
記者從應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今年全縣農作物種植面積116萬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85萬畝。目前,已播種玉米65萬畝,全部種植工作預計在5月底結束。
江蘇連云港:西瓜吊著長 新技術帶來高產量
在江蘇連云港市,大棚西瓜陸續進入采收期。不過這里的西瓜不是在地上生長的,而是吊著長的。據介紹,再有一周左右的時間,這些“空中西瓜”即將大量上市,提前給消費者帶來甜蜜享受。
走進連云港市的這個西瓜種植大棚,一個個圓滾滾的西瓜被吊掛起來,這種西瓜種植方式叫做“吊蔓種植”,是把西瓜的接穗嫁接在南瓜根莖上,利用南瓜再生根系進行定植。與傳統種植相比,它的密度更大、產量也高,不僅節省了種植空間,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還能有效提高西瓜的品質,皮更薄、甜度高、賣相好。
瓜雖小,下的功夫可不少。小西瓜從定植、授粉、坐果,整個培育過程需要對溫度、光照、肥料等進行嚴格把控。據介紹,預計5月中旬,第一茬可以收獲10000斤左右,與傳統的“地爬秧”種植模式相比,每畝西瓜地的收益可以提升近6000元。
湖北沙洋:番茄采收忙 “智慧棚”種出“致富果”
不只是西瓜吊著長,在湖北荊門市沙洋縣沈集鎮的一處番茄種植基地,番茄也種在半空中,且一年內可以實現多輪出果,正逐步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金果果”。一起去看看。
眼前這座銀灰色的智能溫室大棚就是荊門市沙洋縣沈集鎮的番茄種植基地。大棚里,高約5米的番茄藤蔓整齊排列,成串的小番茄綴滿枝頭,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分揀、打包,將新鮮番茄運往市場。
據了解,這里的番茄采用半封閉無土栽培技術,用巖棉塊和椰糠代替土壤育苗,并利用熊蜂自然授粉。同時,每株番茄根部都固定著專用滴頭,水肥一體化系統會根據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濕度與養分,按需配比水肥。
某農業有限公司無土栽培技術員宋健稱:“像現在的這個季節,一天會澆灌15次左右,良品率可以達到95%以上。”
這些經過精心培育的番茄果實飽滿,且可以從每年底到次年6月持續出果,主要銷往上海、深圳等地。為了帶動更多村民加入智慧農業生產,當地正不斷探索更多合作模式,持續招引智慧農業企業入駐。
沙洋縣沈集鎮沈集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定軍稱:“我們是以土地入股的模式,目前企業在我們這邊帶動村集體增收、增加就業崗位30多個。從目前的生產模式來看,銷售各方面都已經走上正規渠道了,為百姓增收創造了更多渠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