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網5月10日訊
小麥熟了!
天府糧倉產業園
一片金黃
收割機轟鳴著
切開金色浪涌
在田野間
書寫豐收的詩行
5月9日,天府糧倉產業園,“早熟高產小麥新品種蜀麥1963現場驗收”現場,經專家組現場測產, “蜀麥1963”畝產單產達到584.3公斤,再創新高。
“蜀麥1963”測產區域位于天府糧倉產業園隆興鎮黎壩村,現場麥穗金黃。
來自四川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四川省農技推廣總站、國科學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員等的專家組成測產驗收組,按照測產驗收流程,對“蜀麥1963”產量進行嚴格驗收。
聯合收割機開動,顆粒歸倉。然后,小麥轉入運輸車輛,收獲的小麥運往附近耘豐農業專業合作社糧食收儲中心,進行稱重、除雜,檢測水分……
按照流程,經過嚴格的測產驗收,專家公布結果“天府糧倉產業園長江上游優質糧油中試熟基地蜀麥1963畝產達584.3公斤,并認定該品種為四川‘噸糧田’的重要主推品種。”
面對喜人成果,專家紛紛表態。
四川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副所長 姜千濤
相比普通小麥,“蜀麥1963”擁有快速灌漿基因。它雖然與其他小麥同時揚花,但是能提前成熟7至10天。
崇州的長江上游優質糧油中試熟基地對小麥生產管理到位,充分體現了小麥特性,對“蜀麥1963的示范、推廣起到重要作用。”
四川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友強
“蜀麥1963”畝產比普通小麥增加100斤左右。它的早熟特性為水稻生產增加了10天左右的時間,種植戶可以種植產量更高、生長期稍長的水稻品種,這也能增加100至200斤的產量。結合測算,全年可以為種植戶增加收250至300元。
長江上游優質糧油中試熟化基地負責人 楊福明
從一分地、到5分地,再到1畝地,再到百畝連片種植。現在“蜀麥1963”在崇州示范種植面積超過千畝。這幾年的試驗示范表明,“蜀麥1963”大面積提升單產效果顯著,提高了糧倉種植的“周年”效益。
(來源:天府糧倉產業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