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報道,外交部發言人宣布:應瑞士政府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訪問瑞士,與瑞士領導人及有關方面舉行會談。這是美方挑起關稅戰以來,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的首次接觸,備受各方矚目。當天的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方近期不斷表示希望同中方進行談判。這次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的。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資料圖)
據美國財政部內部文件,貝森特團隊早在4月便向瑞士政府提出順訪請求,刻意將行程與中國副總理的訪問重疊,這種偶遇式外交折射出了美方的三重困境,美國第一季度GDP環比下降0.3%,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4.7%,沃爾瑪等零售巨頭對此發出了警告,特朗普的支持率也因此跌至39%,12個州聯合起訴關稅政策違憲,更關鍵的是中國稀土出口限制,已導致MQ9無人機生產線停滯,迫使美軍重啟載人偵察機項目,而貝森特所謂不期待重大協議的表態,實則是為談判失敗預留臺階。
此次中美會晤選擇在瑞士舉行,地點的選擇耐人尋味。瑞士作為全球知名的“永久中立國”,在國際重大談判中擁有悠久歷史。二戰后多項國際公約在瑞士簽署,冷戰期間,美蘇雙方也曾在瑞士進行間接接觸。瑞士的中立性和外交獨立性,為雙方提供了一個平等對話的平臺。此外,瑞士還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財富管理中心。這與中美矛盾的焦點之一——國際金融秩序和產業鏈規則的爭奪——高度契合。選擇瑞士作為會晤地點,某種程度上暗示了雙方可能在金融領域展開深度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據環球時報等媒體報道,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表示:日本持有的逾萬億美債,是美日貿易談判時“可用的工具之一”。此番表態,堪稱是戳了美國“肺管子”。根據外媒報道的消息,現在美日貿易談判最嚴重的分歧,就是日本希望美國取消不合理加稅,而美國則要求日本大量購入美國各種商品,“打平”日美貿易順差。一旦日本同意這種要求,那么損失的將不僅僅是美國市場,全球其它跟日本做生意的國家,自然也會要求跟美國一樣的待遇。
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資料圖)
日前,日本多家媒體報道稱,美國和日本之間的第二輪關稅談判無果而終。據報道,美國對日本提出的框架協議以“對等關稅”為中心,包括不愿降低汽車、鋼鐵和鋁的關稅。日本談判代表堅決反對美國的提議。《日經新聞》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方提交的框架協議試圖將談判范圍限制在“對等關稅”領域,但對削減汽車、鋼鐵和鋁制品關稅態度猶豫。此外,日本時報報道稱,美國和日本之間的第二輪關稅談判沒有取得重大突破。許多內容完全沒有被提及,參與者基本上沒有提及實際的交付成果。
日本《東京新聞》刊登題為《二戰結束80年之際 再度迎來與美國的博弈》的社論指出:特朗普再度上臺意味著與美國博弈的日子重新到來。過去的日美談判中,日本迫于外部壓力而放寬限制,有時也符合消費者的利益,但特朗普的要求有百害而無一利。輕易做出妥協將會損害國家利益。戰后80年來,日本在對美談判中都是看美國的臉色。但這一次道理在日本這邊。期待參與談判的政治家和官員拿出應有膽識。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這次關稅戰讓人想起美國通過“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一棍把日本經濟干翻的歷史恩怨,日本民意對美國的貿易霸凌也非常不滿。東京大學教授丸川知雄表示:“最讓我失望的是,日本政府似乎忘了自己也是一個經濟大國,對于美國的關稅霸凌行徑,日本一直扮演美國附庸的角色,請求美國高抬貴手。”在美日關稅談判僵局的背后,第二個“廣場協議”或許正在醞釀之中。簽了,或許能換一時平安,但美國的本性就是得寸進尺。不簽,經濟陣痛難免,還會換來美國更加氣急敗壞的制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