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11日是
“世界防治肥胖日”
近段時間
“國家喊你減肥”
這一話題在各大平臺上熱議,
尤其是“間歇性斷食”減重法又火了
被很多人“種草”
但是,有些人盲目跟風
減重不成反而進了醫院……
女孩輕信網絡輕斷食減肥法 導致缺鐵性貧血
近日,福州20歲的小許(化名)緊急向福建衛生報健康大使、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注冊營養師、福建省營養協會副會長朱屾山求助。
小許的BMI指數〈身體質量指數:體重(kg)/身高(m)2〉達26,屬于超重。為了減肥,她聽信網絡上的“哥本哈根減肥法”,早上吃面包和黑咖啡,中午吃200g低脂火腿和200g酸奶,晚上吃200g牛排和生菜沙拉,到了第7天,中餐只以果汁充饑。
(網絡圖)
沒想到,這樣才吃了3天,小許就出現了低血糖癥狀。一個月后,她到醫院檢查血常規,結果顯示她的血紅蛋白降低,被診斷為缺鐵性貧血,嚇得她趕緊停止。
朱屾山告訴小許,出現貧血是因為她在減重過程中的蛋白質和紅肉攝入量過低,嚴重缺少主食類、碳水類食物的攝入。這份食譜并不適用于所有體重的減肥人群,尤其對于體重基數很大的人群,若強行使用,嚴重者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正確的間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 簡稱IF)是一種在規律進食與階段性禁食之間循環的飲食模式,核心是調整進食時間,而非單純減少熱量。
與傳統節食不同,IF通過控制進食窗口激活細胞自噬、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從而實現代謝調節。
(網絡圖)
間歇性禁食怎么做健康獲益大 這三種方法有講究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吳鴻誼、趙剛等人在《Life Metabolism》期刊發表了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間歇性禁食通過促進腸道菌群產生代謝物吲哚-3-丙酸(IPA),進而激活血小板 PXR 相關信號通路,從而降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中的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風險。
多項研究表明,科學規劃的間歇性禁食,有助于控制血糖、改善心血管指標、調節炎癥反應,對多種疾病具有潛在改善效果。
目前,間歇性禁食有幾種主流形式:
1.限時進食法
最常見的是16:8形式:每天8小時內完成所有進食(如09:00-17:00),剩余16小時僅飲水/無糖飲品。
朱屾山說,16:8的優勢在于符合晝夜節律,胰島素敏感性提升23%,12周平均減重能達到6.3kg,適用于剛開始嘗試間歇性禁食的新手以及上班族。
此外,還有14:10模式,14小時內完成所有進食,剩余10小時僅飲水/無糖飲品,特點是縮短禁食時間,適合老年人或耐受度低者。
2.周期性斷食法
①5:2輕斷食:一周5天正常吃飯,不連續的2天適當少吃。
輕斷食期間,男性每日能量攝入控制在600~800千卡,女性控制在500~600千卡,同時建議吃飽時適當運動,斷食時充分休息。
朱屾山表示,認真堅持此方法,能夠實現一個月減重2至3公斤。
②隔日禁食:斷食周期為2天,由無任何熱量攝入的斷食日與不限制熱量攝入的非斷食日循環組成,通常情況下被用于快速減肥。
這種斷食方案操作起來相對簡單方便,但是斷食者以饑餓感為主的副作用也較為明顯,需逐步適應,初期可能出現頭暈。
有研究數據顯示,隔日斷食會在8到12周內帶來相當大的體重減輕。
(三)其他模式
此外,還有每日僅一餐的OMAD斷食法,以及隔日攝入正常熱量的25%斷食法。
(網絡圖)
盲目禁食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四類人群需慎用
朱屾山強調,錯誤執行間歇性禁食,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低血糖風險:禁食期間可能出現手抖、冷汗,糖尿病患者需警惕。
?營養不良:蛋白質、維生素攝入不足,導致肌肉流失(尤其老年人)。
?代謝紊亂:長期過度禁食可能引發暴食癥,反而增加肥胖風險。
他特別提醒,
以下四類人群需慎用
或者禁止間歇性禁食
1、心血管患者:急性心梗發作期禁用;穩定期實施16:8模式需監測血壓(低于100/60mmHg暫停)。
2、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使用者需調整用藥劑量,禁食期間每4小時檢測血糖,低于3.9mmol/L立即補充15g葡萄糖。
3、老年群體:建議采用14:10模式,每日補充15g乳清蛋白預防肌肉流失。
4、兒童青少年:禁止任何形式的間歇性禁食。
福建專屬飲食方案:山海食材科學搭配
朱屾山指出,福建居民可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海洋資源和茶產業優勢,將傳統飲食智慧與現代科學結合,實現“吃出健康”的目標。
?海鮮優勢:每周3次清蒸深海魚(如三文魚、石斑魚,黃瓜魚),搭配福建老酒去腥。
?茶療傳統:用安溪鐵觀音或武夷巖茶替代含糖飲料(茶多酚可促進IPA生成),每日飲用量控制在500ml以內。
?主食改良:用粗糧飯代替興化粉、粉干等等,每餐不超過100g。
安全執行五大原則
漸進適應:首周從14:10模式過渡,逐步延長禁食時間。
營養補充:每日服用復合維生素+1000mg魚油,預防營養缺口。
運動協同:在進食結束后1小時進行快走/游泳(30分鐘/次),增強代謝效率。
周期調節:每執行3個月安排1周正常飲食,防止代謝適應。
癥狀監測:出現持續頭暈、心悸等癥狀時,立即終止并就醫。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朱曉潔
編輯:小楓
審核:黃美輝、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