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領取-->
重慶大學官微5月10日發(fā)布通報稱,學校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調查核實。經調查,劉某喬系學校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某華之女,劉某華安排劉某喬參與了其本人部分署名論文和專利的研究工作,存在論文和專利署名不當?shù)膶W術不端行為。此外,劉某華的論文中還存在圖片上傳錯誤等學術不嚴謹問題。
通報明確,經研究決定,給予劉某華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免去研究生院副院長職務;按相關程序撤銷劉某喬獲得的國家獎學金等榮譽和獎勵。
重慶大學表示,學校將以此為鑒、舉一反三,持續(xù)加強學術道德長效機制建設,堅決維護風清氣正的育人環(huán)境。
近日,重慶大學大四學生劉某喬發(fā)表14篇SCI期刊論文的相關信息引發(fā)社會關注。重慶大學稱,學校高度重視此事,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若發(fā)現(xiàn)不當行為,將按照有關規(guī)定處理。
引發(fā)爭議的推文截圖
起因是多篇官方賬號推文發(fā)布了2023—2024學年度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重慶代表名錄,重慶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2021級學生劉培喬的個人介紹中,稱其發(fā)表SCI一區(qū)期刊論文5篇、SCI二區(qū)期刊論文9篇,獲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3項。
作為本科生發(fā)表了SCI期刊論文達14篇,引發(fā)了社會關注。媒體報道顯示,以重慶大學、劉某喬姓名作為關鍵詞,在“ReseachGate”官網檢索看見,確有14篇來自重慶大學劉某喬的SCI論文發(fā)表。不過在這14篇論文中,劉某喬均非第一作者。
同時,多篇論文的作者列表里,出現(xiàn)了重大教授劉某華、劉某龍等。知網數(shù)據(jù)還顯示,自2016年11月8日到2023年6月2日,共計有14項發(fā)明專利的發(fā)明人中涵蓋劉某喬的名字。劉某華、劉某龍的名字也出現(xiàn)在發(fā)明人的名字列表當中。
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官網顯示,劉某華與劉某龍均為該院教師。劉某華屬于該院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劉某龍為該院教授,而根據(jù)時間判斷,劉某喬在2016年應該為初中學生。有媒體報道稱,劉某華與劉某喬為父女關系。根據(jù)重慶大學研究生院網站顯示,劉某華現(xiàn)為該院副院長,負責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分管專業(yè)學位培養(yǎng)辦公室、創(chuàng)新基地等。
重慶大學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網站收錄的劉某喬的發(fā)明專利
5月9日,針對質疑與討論,國內某頂尖學府在讀工科博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因為并非這些論文的第一作者,那么這些論文對于劉某喬來說含金量并不高,“如果她真的參與了論文前后的相關工作,掛名是沒問題的,但如果壓根沒做工作,強行掛名,為了鍍金,那就存在問題?!?/strong>
前述不愿具名的博士表示,相關推文中稱劉某喬“發(fā)表”了十余篇論文,但這個表述并不準確,可能夸大了,因為劉某喬并非這些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一篇文章真正有價值的就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大型的實驗,可能有十多個人參與,只是在論文作者里有個名字,很難說是做了核心的工作,也就不能說這篇文章是她發(fā)表的,但可以說是她參與了?!?/p>
國內另一知名高校在讀工科博士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不過能參與這么多科研項目,學生已經非常努力了,含金量方面,評委可能更關心學生在這些科研工作中的主要貢獻。”
5月9日,極目新聞記者嘗試聯(lián)系重慶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某華,但未獲回復。重慶大學有關工作人員則回應記者稱,目前專項工作組正在調查,沒有更多信息可以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記者:鄧波)、重慶大學微博
關于一傾
一傾是面向高學歷單身青年的脫單平臺,互聯(lián)網、金融、高校、公務員等名企名校優(yōu)秀青年聚集地,實行實名、學歷、工作三重認證,讓脫單更真實、更靠譜、更安心!快
武漢本碩博脫單群
回復1:可根據(jù)城市、年齡、學歷、收入、身高、房車條件精準匹配嘉賓
回復2:加同城脫單群
回復【A01】領取85本哈佛商學院必讀書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