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年輕人來說,“舊社會”是一個很陌生的詞語;但對于5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萬惡的舊社會”,卻有一股熟悉的味道!
“舊社會”到底長啥樣?如果用語言文字來描述,難免感覺很抽象,幸好還有當年拍攝的老照片。
1937年9月,有兩個日本隨軍攝影師,在中國北方城市大同,拍攝了一批極為罕見的“舊社會”百姓生活照片,下面一起來看看。
女孩子天性是愛美的!不過,當時人們生活水平很低,拍照時也只能勉強穿上一件破衣服。
兩個穿開襠褲的小朋友,正在街頭玩耍,大人都在外面賺錢謀生,根本沒人管他們,只能自己玩。
“舊社會”的大戶人家,才能每天吃上飽飯,只有地主和資本家,生活條件還不錯。
那個年代,弟弟妹妹很少跟父母相處,而是由哥哥姐姐帶大的。所以分家時,往往是老大能分到一半。
“舊社會”沒有汽車、自行車,普通人只能騎馬、騎毛驢進城。
一個年輕的女子,看上去才三十多歲,居然已經當外婆了。那個年代的人,女孩子15歲就要出嫁了。
一個店老板的女人,看上去長得頗有姿色,穿的衣服也比較講究。
那么年幼的小孩子,就開始進城賣菜了,幫家里減輕生活負擔。
一個年幼的小男孩,已經在大街上擺地攤了,賣一些土特產。
這個小男孩也很努力,那么小就不去學校讀書,跑到大街上賣掃把。
“舊社會”的人們,很少下館子吃飯,都是路邊攤隨便吃點什么,解決饑餓問題就知足了。
村長家的小女兒,長得白白凈凈的,穿著看上去很時尚的衣服。
兩個三四歲的小朋友,看到日本攝影師在拍照,居然沒有被嚇跑,真是初生牛犢不懼虎。
“舊社會”的美少女,也是要辛苦勞作的,從小就幫家里洗衣服。沒有洗衣機,只能用木棍敲打衣服。
在一個小吃攤上,兩個穿著舊棉襖的小朋友,美美地吃了一頓飯。一年到頭,他們很少有機會進城吃美食。
以上,就是日本攝影師于1937年,在大同拍攝的“舊社會”真實照片。那個年代,大江南北都是兵荒馬亂的,很多人甚至吃不飽飯,穿不起衣服,生活過得苦不堪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