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湖北隨州一博主撿了15斤白條魚。
當天河道關閘,下游淺灘堆滿了活蹦亂跳的魚。博主看見老鄉彎腰撿魚,趕緊掏出塑料袋加入。白條魚在湖北叫刁子魚,是本地人餐桌的常客。
干煸、香煎都是經典做法,酥脆得連骨頭都能嚼。博主沒料到,不知不覺竟撿了滿滿一口袋。回家過秤嚇一跳,足足15斤,可把她樂壞了。
發視頻分享后,網友留言炸了鍋,問題一個接一個。有人問咋去腥,有人操心殺魚要多久,冰箱能不能塞下。確實啊,一二兩一條的魚,殺起來得一條一條摳內臟。
費時費力不說,收拾完胳膊都酸,想想都頭大。釣魚人對白條魚可沒這么喜歡,甚至有點嫌棄。圈里流傳一句話:“白條一來,今天白瞎。
”這魚見餌就搶,鬧得浮漂亂顫,根本釣不了別的魚。
釣上來頂多手指長,離水十分鐘就死,放生也活不成。可到了食客嘴里,它立馬成了“鮮味炸彈”,地位大反轉。
湖北人做酥炸白條,魚身裹面糊,油鍋里滾兩遍。外皮焦脆,內里嫩滑,撒把辣椒面,配冰啤酒絕了。清蒸則塞姜絲,淋豉油,潑熱油,魚肉帶著淡淡甜。
就連簡單香煎,撒點鹽,挑食的孩子都能吃半盤。白條魚繁殖快,適應力強,本是淡水生態“清道夫”。
凈化水質有幫助,卻因人類活動,處境有點尷尬。釣魚人嫌它鬧窩,食客愛它鮮美,評價冰火兩重天。
有網友調侃:“一邊罵它煩,一邊夸它香,人類真雙標!”這話仔細想想,還真有點道理,你說是不是?就說這次博主撿魚,收獲雖大,處理卻麻煩。
但換個角度,這也是大自然給咱的饋贈,得好好珍惜。不過話說回來,白條魚這么能繁殖,會不會影響生態?
這還真得好好研究研究,可不能只想著吃和釣。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白條魚在淡水魚中占比不小。但過度捕撈或者過度嫌棄,都可能打破生態平衡。咱釣魚也好,吃魚也罷,得把握個度,不能太極端。
你看,一條小小的白條魚,竟藏著這么多講究。
生活里的事不也這樣嗎,有利有弊,得辯證著看。
博主的經歷讓咱看到,撿魚雖樂,處理得費工夫。網友的討論也熱鬧,各地做法不同,都有自己的竅門。不知道你那兒怎么吃白條魚,有沒有啥獨家秘方?
或者作為釣魚人,你對這“鬧窩王”有啥想說的?
歡迎在評論區聊聊,咱一起探討探討。
最后提醒一句,撿魚吃魚得注意水質,安全第一。
個體情況不同,處理方式還得根據實際來,別照搬。這條河道關閘后為啥有這么多魚,背后原因也值得琢磨。
是不是生態環境變好了,還是有其他因素,咱也說不清。
但不管怎樣,這樣的場景不常見,遇到了且珍惜。關于白條魚的爭議估計還會持續,這就是生活的真實。一邊嫌棄一邊喜愛,矛盾卻又和諧,挺有意思。
你對這事啥看法,不妨留言說說,咱接著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