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一整年,偽滿三江省日寇.成旅團和一支裝甲部..隊,.,還有飛機,
在已經完成的歸屯并戶、堅壁清野的基礎上,要把活動在這一地區的抗聯、成千上萬的鐵騎一網打盡。
中共吉東省委早就看出日寇這一惡毒企圖,遠在一九三七年六日初,在北滿省委召開的擴大會議上,吉東省委代表認為,
一則為準備配合迫在眉睫即將爆發的全國抗戰,再則為打破寇軍對我下江各軍部隊"聚面殲之"的陰謀,提出抗聯下江各部隊必須早作準備,打破敵人的計劃。
吉東省委首先執行會議的決定,抗聯四、五軍主力,于一九三八年初陸續在北牡丹江岸結集,
四月向老爺嶺西方移動,進入敵后延壽(老游擊區)攻打了幾個據點;接著向南轉移,作最大的機動活動,
攻克樓山鎮,襲擊葦河城,多次襲擊中東鐵路、拉濱鐵路的運輸,繼續向五常、榆樹、舒蘭地區會合抗聯第十軍部隊,伸張活動,
攻打了十幾個小城鎮,拔除了許多據點,開展了群眾抗日救國工作。殲滅日寇近三千人,偽軍警千余人。我四、五軍主力部隊三千五百人,擴大到五千人。
部隊所到之處,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頗受廣大群眾歡迎。從此震動了偽新京、吉林、哈爾濱的日寇,謠傳風起,人心浮動。
這是日寇關東軍司令部料想不到的。它在這一廣大地區兵力薄弱,防守松懈,使我有轉戰余地,但是到了深秋十月,情況急轉直下,
我軍正在經營建立舒蘭、蛟河、老爺嶺等山林地區的游擊根據地的時候,寇軍偽牡丹江省地區部隊一個師團,吉林、哈爾濱兩個師團,一個旅團合圍而至,
將我四、五軍西征部隊壓縮到拉濱鐵路以東,并向敦化出兵,由西南面封鎖和搜索老爺嶺林區。
我軍幾經苦戰之后,部隊傷亡甚大,五軍軍長柴世榮同志負傷,暫時回歸嶺東,四軍代理軍長李延平、副軍長王光字以下各級干部戰死者甚多。
五軍一師政治部主任陶凈非(陳明雅)、團長曲成山所率領的一個團及十軍部隊被敵人割斷在舒蘭、蛟河間的山區,陷入孤立苦斗中。
十月末,我四、五軍主力部隊二千余人,在四軍政治部主任黃玉清、五軍一師師長關書范率領下,拚力沖破敵人在五常、舒蘭的包圍,打了很多次的仗,向中東路以北轉移。
大雪已經下了兩場,戰士仍然穿著單衣,無法立足休整。換上冬裝后,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再度從葦河東北翻越老爺嶺山脈回到牡丹江東岸刁翎地區。
西征的五軍部隊只剩一千五百人,四軍部隊只剩二百人。抗聯四、五軍西征部隊,突破缺口深入敵后,經過半年的積極活動,打破了敵人"三江省聚殲計劃",
調動了敵人的兵力,有利于我松花江北岸抗聯三路軍主力向小興安嶺以西黑嫩地區轉移,
并減輕了沿完達山脈作依據,堅持下江廣大地區游擊活動的第五軍三師和第七軍及三路軍、松花江右岸各部隊的壓力,同時并有助于南滿一路軍開展鴨綠江岸的活動。
這在戰略上是成功的,但是敵人處在絕對優勢,以及由于我國內抗戰形勢不利的反作用的客觀影響下,
加上西征部隊的軍事、政治領導干部中有單純進攻偏向,在有利條件下,沒有同時積極經營新根據地,以致深秋季節到來,情況急轉直下時,被迫退回北牡丹江老區。
雖然在這一地區還有被摧殘的根據地的支援,勉強換上冬季服裝,但又掉進了敵人包圍圈的深坑里,情況越來越險惡。
抗聯二路軍總部是吉東和下江聯軍各軍部隊的指揮中心,第五軍是聯軍戰斗的基干。
敵人從一九三七年下半年,就開始圖謀"擒敵先擒王",處心積慮地搜集情報,用盡一切手段破壞指揮中心和抗聯核心部隊。
一九三八年初,在饒河、同江間設伏襲擊我二路軍總部,出萬元"購求"總指揮周保中首級,同年秋"大討伐","購價"增至十萬元。
對于抗聯第五軍除了在軍事上不斷加強進攻外,還在政治上力圖從內部瓦解戰斗核心,以求其余可以"迎刃而解"。因而掀起一九三八年末到一九三九年初刁翎地區突圍的殘酷斗爭。
當四、五兩軍西征部隊被迫重新陷入敵人包圍網時,敵人迅速調動兵力,在牡丹江地區形成嚴密的包圍。
自一九三八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九年三月敵人的基本目的是:(1)捕捉二路軍總指揮部及直屬部隊 予以殲 滅 的打擊;
(2) 以圍攻五軍主力部隊為主要目標,加以殲滅,以后逐漸消滅其他聯軍部隊。
敵人圍攻兵力部署大體如下:1、沿北牡丹江岸頭、二三道河子、三道通、土城子、江西、馬家大屯、大山咀子等地約四百多里的江岸沿線上,配置日寇軍一個師團,一個混成旅團,一個騎兵連隊,約一萬七千余人。
2、以林口為中心,向北之青山、虎山、勃利,在從勃利向西北經雙河鎮、新卡倫到依蘭這一段約四百多里的公路線上配置一個師團,一個混成旅團,一個騎兵聯隊、戰車隊等,約一萬九千多人。
3、由林口、龍爪溝、前后刁翎、土城子、小河沿到依蘭配置一個師團,一個獨立步兵聯隊,約一萬三千人。
總兵力約五萬余人。另外有偽滿軍 步 兵 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二、三十五等團,約七千余人。
.4、偽牡丹江中東鐵路東線,圖佳鐵路、穆棱鐵路和松花江沿岸另有守軍嚴密封鎖。
敵人采用依靠據點,穩步前進,大包圍套小包圍,來回拉網搜攻的方法;企圖用寒冷、疲乏、絕糧等來窒息抗聯士氣,然后予以猛烈的戰爭打擊,再配合政治進攻,務期達成完全殲滅之目的。
這時期我聯軍在刁翎地區及北牡丹江東西兩岸地區的聯軍部隊有:第二路軍總部及直屬隊220人,第五軍教導團和一、二兩師主力1800人,
第四軍200人 第八軍700人,第九軍500人,第三軍150人,救世軍400人, 合計3070人。二路軍總部和抗聯各部隊被迫與十五、六倍于我的敵人作斗爭。
十一月初,總部山下江趕到牡丹江地區,指示各軍部隊,就原地趕換服裝,補充給養,處理傷病及后方勤務,準備分路向嶺西和中東路南突圍。
但在十一月、十二月兩個月的時期內,各部隊雖然勉強換上了冬裝,而糧食給養卻越來越困難,并且在敵人不斷地封鎖、搜索下和在進攻部隊作戰中,我方人員繼續有損失;
八、九兩軍部隊人員逃亡日多,且有少數部分叛降敵人,情勢愈趨嚴重。這也能說明,周保中將軍對毛主席講的,不退往蘇聯,抗聯可能剩不下一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