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親子檢測,我們常在電視劇中看到
很多情況下,都是用來證明親屬關系!
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情況下,需要做親子檢測那什么情況下需要進行親子檢測,檢測的材料和流程是怎樣的呢?一分鐘了解親子檢測流程,不跑冤枉路!一、 親子檢測的情況有哪些 ?分2種,司法親子檢測及隱私親子檢測!
留言評論了解:DNA_QG400
(一)司法親子檢測
1、辦理非婚子女的血緣檢測,子女戶籍申報,用于小孩上戶口等
2、辦理入學
3、移民
4、法庭訴訟
5、失散子女的血緣檢測
6、男子驗明小孩是否親生
7、財產繼承糾紛
8、被領養孩子尋找親生父母
9、懷疑小孩被調換
10、幫助尋找失散的家庭的成員
11、認領被拐賣兒童
12、鑒別雙胞胎是否來自同一個父親
13、解決撫養權糾紛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二)隱私親子檢測
1、懷疑子女不是親生
2、懷疑醫院產房或育嬰室調錯新生兒
3、失散的家庭成員認親
二、 親子檢測需要什么材料
1、被檢測人的身份證(或工作證)、護照、結婚(離婚)證明、孩子出生證(或戶口)等,可以證明身份和相互關系的證件
2、如果是公檢法機關委托的檢測,準備案件有關調查材料供參考
3、如系有關單位委托的檢測的,須開具委托書
4、常規檢測樣本,具體包括:血痕、口腔拭子、帶毛囊頭發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合血法"——從血液的凝合程度檢測血緣關系
在古代進行親子檢測的手段中,有的顯得更為神奇
清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里所記的一則親子檢測案,便很有"故事性"
山西有個商人外出做生意,家產托弟弟照管
外出期間,他娶了個媳婦,生了一個兒子
十多年后,媳婦病故,商人遂帶著兒子回到老家
商人的弟弟怕哥哥索討家產,謊稱這孩子是哥哥抱養的,不能繼承父親的家產
主審的縣令遂在審理現場作親子檢測:將商人和他兒子的血,同時滴入清水中,父子倆的血很快凝合到了一起
縣令檢測結論很快出來:商人之子系其親生子
商人的弟弟不相信"滴血"這一套
回家后親自試驗,將自己和兒子的血滴入水中,卻不相凝合
這一來,商人的弟弟找到了反駁的理由,訴稱縣令所用親子檢測手段沒道理,結論不足為憑
接下來更戲劇化了
鄉人聽說弟弟父子的血不凝合,便在背后議論兒子非其親生,是其老婆與某人私通所孕
商人的弟弟見外面傳得有鼻子有眼,遂起了疑心,追查起老婆和奸夫,結果真的查出了老婆讓自己戴綠帽子的事實
縣令所用的親子檢測手段,在古代叫"合血法"
在親情、常理均無法判決的情況下,便會"合血"
合血法又叫"滴血法",俗稱"滴血親"
其原理是:如果兩人有血緣關系,將手同時刺破,血滴入清水中,血即合一,否則不合
合血法最晚在東漢時即已在司法和民間親子檢測中使用
現代已發現,人類血型分A、B、AB、O等類型,利用血型確實可以部分實現親子檢測,可以說合血法是中國古代的"DNA檢測技術",盡管有些"原始",但比歐美要早得多
不過,合血法也非完全科學
事實上,任何人的血滴到一起,不久即凝合為一
其實,古人也已認識這一問題,清黃六鴻在康熙三十三年編著的《福惠全書》中即稱:"滴血之事,未可盡信"
紀曉嵐記述此故事時亦稱"官故憒憒",直指其昏庸糊涂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滴骨法"——觀察骨頭沁血情況尋親
上述三種親子檢測手段,基本上是在活人之間進行的
如果一方已死亡,如何做親子檢測?
三國時期的史學家謝承在其所撰的《會稽先賢傳》中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一名叫陳業的人,哥哥渡海死了,陳業前去認尸
但一起死的有五六十人,尸體腐爛不堪,從外貌、體態上已無法辨認
陳業于是割臂流血,灑于骨上,觀察其反應
其中有一具尸骨,在陳業的血滴上后,很快沁入骨內,其余皆流出
陳業據此認定,這具尸骸就是他哥哥的
南朝時,這種靠觀察骨頭吸收血液情況作親子檢測的方法已很流行,最著名的一起是"豫章王蕭綜認爹"案
據《梁書·豫章王蕭綜傳》記載,南朝齊東昏侯蕭寶卷的妃子吳淑媛十分美貌,齊朝滅亡后,梁武帝蕭衍占她為己有,收入后宮
吳淑媛七個月生下了兒子,名喚蕭綜,宮內議論這孩子的親生父親不是蕭衍,而是蕭寶卷
蕭綜長大后也懷疑自己的真實身世,相信民間所謂"以生者血瀝死者骨滲,即為父子"的說法,偷偷挖開東昏侯的墳墓,扒出骸骨,將自己的血滴到骨頭上,血很快沁入骨中
為確證民間親情秘法的可靠性,蕭綜用自己剛出生不久的次子做試驗,把孩子悄悄弄死后,派人埋葬起來,之后再派人挖出孩子骨頭來,將自己的血滴入頭骨,果然仍能沁入
至此蕭綜確認生父是蕭寶卷
"滴骨法"俗稱"滴骨親",在古代司法名著《洗冤錄》中有詳細的介紹,并作為一種"科學手段",寫進古代法醫工作手冊:"謂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來認親生男或女,何以驗之?試令某乙就身刺一兩點血,滴骸骨上,是親生則血沁入骨內,否則不入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滴骨法實乃滴血法的一種
最初主要是用來對付有意錯認、申領尸骨,詐騙死者家產繼承權者
與滴血法一樣,僅憑血是否能沁入骨內也是不科學的
現代法醫試驗發現,如果骨膜已朽,不論何人的血,滴上均能沁入;反之,如果骨膜未朽,即使是親人的血滴上,也無法被吸收
其實,古人也早已觀察到這一漏洞容易被不法之徒鉆空子
清馮晟《談屑》中有一則"換棺"故事,說的就是欲霸占岳父家產的女婿采取"易尸"手段,破壞滴骨法檢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