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界的舞臺上,有這樣一位曾閃耀一時的人物 —— 聶海芬。她被冠上 “中國版女福爾摩斯” 的美譽,破案率一度高達 100%,在她的職業生涯前期,可謂是一路高歌猛進,榮譽等身。
然而,命運的軌跡卻因一樁冤案陡然轉向,將她從神壇狠狠拽下。
初入警界展鋒芒
1965 年 9 月,聶海芬出生,1986 年,她加入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擔任大隊長一職,就此開啟了她在刑偵領域的征程。剛踏入警界的聶海芬,便展現出對案件獨特的洞察力。
在一些小案件的處理中,她總能留意到旁人忽視的細節,憑借著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大膽合理的推斷,成功解決了不少令同事們頭疼的案件,逐漸在警局嶄露頭角。
從 2000 年起,聶海芬的事業迎來了高光時刻。她作為主辦或牽頭主辦的案件超過 350 起,其中一審判處死刑的案件多達 300 起。她手中那堆積如山的案卷材料,仿佛是她輝煌戰績的無聲見證,足以填滿一個 30 平方米的房間。
自 2001 年起,她更是憑借著過人的觀察力和敏銳的判斷力,成功破獲各類刑事案件 180 多起,為國家追回高達 800 多萬元的贓款。她的出色表現得到了廣泛認可,被聘請為杭州市警校兼職教官,自編教材,將自己多年積累的預審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人。
在這段時間里,聶海芬收獲了無數榮譽。她曾榮獲 2 次嘉獎和 2 次三等功,在浙江省被評為 “三八” 紅旗手、刑偵行家,還被杭州市授予 “三八” 紅旗手的榮譽稱號。隨著一個個案件在她手中水落石出,她的名氣越來越大。
2006 年,聶海芬登上了《人民公安》雜志的封面,成為全國刑偵界的標桿人物,彼時的她,可謂是風光無限,“女神探” 的名號響徹四方。
5?19 奸殺案風云驟起
2003 年 5 月 18 日,對于張高平和張輝叔侄來說,原本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貨運出行日。他們像往常一樣,駕駛著滿載貨物的貨車行駛在江浙地帶的公路上。途中,受熟人所托,捎上了打算去杭州打工的女孩王冬。王冬因與母親鬧矛盾,踏上了這趟未知的旅程。
當晚,經過幾個小時的奔波,接近凌晨 2 點時,他們抵達杭州。王冬表示自己可以在此下車,叫個出租車前往目的地。張高平看著王冬下車,叮囑她注意安全后,便與張輝繼續趕路。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分別竟讓他們卷入了一場可怕的噩夢。
第二天,一則令人震驚的新聞傳遍杭州:一名年輕女子的尸體在杭州郊區的水溝里被發現,而死者正是王冬。
警方迅速展開調查,當張高平和張輝的貨車被警察截停并詢問時,兩人呆立當場,眼中滿是難以置信。他們詳細地向警方交代了前一天晚上的事情經過,著重強調王冬下車后表示會自行叫出租車離開。
案件被交到了聶海芬手中。聶海芬在查看筆錄時,心中產生了疑問:“為什么他們不等受害者上了出租車后再開車離開?很有可能,他們在說謊,女孩根本沒叫出租車,那么這兩個人就是受害者見到的最后兩個人!”
基于這樣的直覺判斷,聶海芬決定模擬當天的案發現場。她找來一輛空空如也的貨車,試圖以此證明張高平和張輝存在作案時間。
但她卻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張高平駕駛的貨車滿載著客戶的商品,起碼有一噸重,與她模擬用的空車在行駛速度等方面有著巨大差異,根本不可相提并論。
警方對死者進行了詳細檢查,在提取死者體內的 DNA 并與張高平、張輝二人進行比對后,結果顯示,死者體內并沒有叔侄二人的 DNA 痕跡。這本應是證明二人無罪的有力證據,然而聶海芬卻不這么認為。
她堅稱:“河水會沖散死者體內的一些東西,這都是正常的,并不能代表二人無罪。” 隨后,聶海芬將張高平和張輝分別關押在不同的屋子進行審問,并且采用了不當的手段,試圖讓他們屈打成招。
在監獄中,張高平和張輝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們被罰站整整一周,不吃不喝,還時常遭到打罵。在這種慘無人道的折磨下,叔侄二人的意志逐漸被摧毀,最終,他們無奈地分別承認了并不存在的 “殺人犯罪事實”,并且 “口供一致”。
2004 年,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張高平、張輝 “無期徒刑”。隨著法官的錘子落下,這起案件看似畫上了句號,可背后的冤屈卻如陰霾般籠罩著張高平和張輝。
獄中堅持盼曙光
自從不再遭受皮肉之苦的折磨,張高平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他痛恨自己沒能堅守底線,在折磨下屈打成招。
從那以后,他開始整日喊冤,一有機會就要求上訴,身邊的獄友們對此不堪其擾。但張高平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他和侄子是被冤枉的,總有一天,他們會沉冤得雪。
在監獄里,張高平從不承認自己有罪。監獄組織唱改造歌時,他拒絕參與,每當有人問起原因,他就會不厭其煩地把自己的喊冤事跡講述一遍又一遍。
就這樣,張高平在獄中苦苦等待著機會,他堅信,真相總有一天會大白于天下。
轉機出現現希望
時間來到 2005 年 1 月,杭州郊區的一個水溝里,又一具赤裸女子的尸體被發現。警方迅速展開調查,通過排查街道監控,發現死者最后乘坐了一輛出租車離開。順著監控錄像上的車牌號碼,警方聯系到出租車公司,鎖定了出租車司機勾海峰。
勾海峰一開始拒不承認自己的犯罪事實,直到面對確鑿的證據,他才最終松口,交代了犯罪過程:“沒錯,人是我殺的。那天見她一個小姑娘坐車就起了歪心思,然后用車里的備用繩子勒她脖子,見沒氣后扔到了水溝里。”
這起案件迅速告破,從聶海芬接手到犯罪嫌疑人認罪,總共不到 10 天時間。“女偵探” 的口碑再次得到彰顯,“聶海芬” 三個字一時間被大眾熟知,人們將她視為 “正義的化身”,對她的破案能力贊不絕口。
然而,就在所有人為聶海芬的神勇破案歡呼喝彩時,一聲不和諧的聲音出現了。正在觀看電視的犯人張高平顯得異常激動,他大聲呼喊:“她才不是女神探,我是被冤枉的,蒼天有眼,這個案子和兩年前我那個一模一樣啊!”
原來,此案件與兩年前張高平攤上的案子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作案手法相同,都是赤裸被殺且脖子上有勒痕;死者都是年輕女性;死者生前都乘坐過出租車;最重要的是,死者被扔的水溝竟然都是同一條。
種種跡象表明,這絕不可能僅僅是巧合,很有可能兩起案件的兇手是同一個人,那就是已被抓獲的勾海峰!張高平和侄子張輝在獄中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們一直向上反映申訴,盡管已經服刑兩年,但始終堅稱自己是被冤枉的。
如今,這個新案件的出現,讓他們覺得翻案的機會來了,張高平決定再次上訴。
沉冤昭雪路漫漫
張高平在監獄中上訴的過程充滿了艱辛。他的上訴速度遠不及聶海芬辦案時的果斷,還沒等到對勾海峰進行審問,勾海峰已被執行死刑,這讓張高平感到命運的不公。但他并沒有放棄,繼續堅持上訴。
轉機終于出現,一位名叫張彪的公正廉潔的檢察官聽聞了張高平的事跡。張彪覺察出這個案件存在諸多疑點,決心幫助張高平和張輝徹查事情的真相。他不僅專門為二人介紹了著名律師朱明勇代理案件,還分文未取律師費。在張彪和朱明勇的努力下,案件得以重審。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知曉此案,輿論的天平逐漸向張高平叔侄二人傾斜。人們發現原案件在斷案過程中確實存在證據不足、定罪過于牽強等現象。朱明勇律師堅持為叔侄二人辯護,多方搜集證據證詞。
最終,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張高平和張輝被無罪釋放,他們長達 10 年的冤屈終于得以昭雪。
女神探跌落神壇
張高平叔侄案的平反,將聶海芬推到了風口浪尖。曾經備受贊譽的 “女神探”,如今成為了眾矢之的。她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的一些行為,如不合理的現場模擬、忽視關鍵證據、采用不當的審訊手段等,都受到了廣泛的質疑和批評。
盡管張高平叔侄獲得了國家給予的 221 萬元經濟賠償,但這無法挽回他們失去的 10 年青春。
聶海芬從曾經的刑偵界標桿人物,一夜之間聲名掃地。她所承受的輿論壓力和道德譴責,讓她幾近崩潰。這起冤案不僅改變了張高平和張輝的人生軌跡,也給聶海芬的職業生涯畫上了一個充滿爭議的句號,成為了她人生中無法抹去的污點。
回顧聶海芬的經歷,我們不禁感嘆,一個曾經在刑偵領域有著輝煌成就的人,卻因一起冤案跌落神壇。
這一事件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司法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馬虎,每一個判斷都應基于確鑿的證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維護司法的公正與尊嚴,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