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行人相撞案件大反轉,當我們看完原視頻,才發現“原來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加速,浮躁之風盛行的當下,法院本應承載著神圣、權威、專業與嚴肅形象的司法機構,竟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普法鬧劇"。
隨著央視《法治在線》公開案件原始視頻,誰是誰非一目了然。視頻清晰顯示,獲賠7萬元的當事人在事故中確實存在過錯。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青島中院在該案件作為優秀案例《法治青島》進行普法宣傳時,無論是韓法官的案例解讀,還是圖文以及漫畫內容,均與事實嚴重不符。
宣傳材料將59歲老人"緩慢轉身站住"描述為"邊打電話邊突然轉身",把后方29歲女子在老人停步且保持安全距離的狀態下,因疏忽觀察導致的碰撞,描述為"正常行走卻未保持安全距離",甚至顛倒因果將"追尾"錯誤定性為"逆行"。
面對輿論質疑,青島李滄區法院法官公開道歉,承認在普法過程中存在事實描述不清、表述失當問題。
出現輿情,道歉容易,但輿情的背后暴露出更深層次的信任危機,司法公信力的重建遠比崩塌艱難百倍。
公眾不禁追問:
其一,作為普法宣傳的法官,是否真正深入了解案件細節?現實中常出現一線辦案人員默默耕耘,而對外發聲者卻對案情一知半解的現象;
其二,視頻制作團隊與漫畫創作者,是基于專業判斷進行內容創作,還是僅憑主觀臆斷隨意配圖?
其三,作為司法權威機構,如此重要的普法宣傳材料,發布前是否經過嚴謹的審核流程?
這些關乎司法嚴謹性與專業性的核心問題,都亟待相關部門作出實質性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