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寶山區富聯路455號的顧村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正式啟用,新地址不僅進行了數字化大廳軟硬件升級、適老化設施改造及公共區域布局優化等等,其無微不至的“特色服務”也令前來辦理事務的市民朋友“眼前一亮”!
走進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可以看到挑空設計的新中心整體空間更加寬敞,采光更明亮。一樓綜合服務大廳有1200多平方米,開設綜合受理窗口18個,可辦理醫保、人社、殘聯等11個條線的近200項業務。
由于新址的空間擴大了數倍,年老體弱的市民在辦理事務時不免增加了步行距離,于是受理中心特地安排了8位左右的工作人員及志愿者,為需要幫助的市民主動提供“陪伴服務”。除了“暖心陪伴”,中心還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上門服務”。
家住顧村鎮的陳奶奶腿腳不便,一進中心,咨詢處的工作人員就主動上前攙扶,在詢問陳奶奶需要辦理的事務后,工作人員全程陪同,直到陳奶奶辦理完全部事務。受理中心大廳還有多位身著綠色馬甲的志愿者,不少需要幫助的市民都得到了主動地引導與陪伴。
值得一提的是,綜合服務大廳設有南北兩個自助服務區,既實現了高峰時段的人員分流,又為工作時間沒空的群眾在24小時自助服務區開辟了7×24小時的政務服務,可通過自助機辦理16個條線103項政務服務,還可以像取快遞一樣取走通過“隨申辦”辦理業務的回執等。更新升級的叫號系統,綜合受理區三塊電子屏可集中顯示叫號信息,減少過號情況。遠程幫辦受理窗口為就近辦、上門辦提供支撐,真正實現服務“零距離”。“咨詢熱線”的多線接入,減少了市民來電等待時間,大廳內多處還提供“咨詢熱線”的服務時間和號碼。
中心二樓設有退役軍人服務站、就業服務站和社會救助專窗,是老兵之家、求職者之家和困難群眾之家。
據了解,綜合受理部門分成咨詢、公安、社保及其他4個業務協作團隊,一專多能,形成人員高峰時段后臺支援前臺等。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和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寶山參加“滬派江南”特色村落營造試點設計主題展
寶山區新增241套“電子警察”,具體點位在→
寶山開通兩條免費就醫專線,破解北部居民“看病難”
記者:唐捷 薛峰
編輯:潘喬雨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