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入四萬!太暴利了吧!"這句話你是不是也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過?五一期間,西安大唐不夜城火爆全網,日均客流量超30萬人次,簡直人擠人!但是,當一位攤主面對鏡頭,說出那句"賺的都是血汗錢"時,我的心突然就沉了下來。原來,所謂的"暴利"背后,藏著這么辛酸的故事...
看得見的"躺賺",看不見的辛苦
視頻里那位賣特色小吃的攤主,眼睛紅紅的,聲音都啞了。你能想象嗎?就在5月3日那天,他一個人賣出了2300多份小吃!按每份18塊錢算,流水確實快到4萬了。
但是!當別人羨慕他"躺著賺錢"時,這位大哥卻苦笑著說:"從凌晨4點開始備料,一直忙到凌晨2點才收攤,整整18個小時不停手!"他還給記者看了他的手指——被滾燙的油鍋燙出了6個水泡!看到這里,我都不禁為他心疼。
真的,我們在短視頻上看到的那些排長隊的熱鬧場景,背后都是攤主們不為人知的辛苦。想象一下,當我們在燈火輝煌的不夜城悠閑逛街時,有人已經連續站立工作十幾個小時,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4萬流水≠4萬利潤,一筆明細算給你看
"哇,日入4萬,這一個月不就是120萬嗎?"如果你也這么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記者幫這位攤主算了一筆細賬,真相讓人大跌眼鏡:
每份小吃的食材成本大約8元,攤位一天的租金就要3500元(這可不便宜?。?,還得雇2個幫工,工資加起來1200元,再加上水電燃氣雜七雜八的費用500元。這些剛性成本一扣,一天的凈利潤也就1.3萬左右。
1.3萬聽起來還不錯?別高興太早!這種"爆款"業績只在節假日才有!根據西安市統計局的數據,文旅從業者一年中有7個月都處于淡季,有些月份的收入甚至不到旺季的十分之一!
我忍不住想:如果五一那幾天賺的錢要養活接下來幾個月的淡季,那這日子該有多不容易...
冰火兩重天:淡季虧錢、旺季拼命
記者實地走訪時發現,不夜城的攤主們普遍面臨著"冰火兩重天"的生存狀態。
有個賣文創產品的商家給記者展示了他的記賬軟件:3月份淡季時,平均一天只賣800塊錢;而五一期間最高一天能賣到3.2萬!這種收入的巨大波動,對攤主的資金周轉能力是個巨大考驗。
更可怕的是,這種高強度工作嚴重透支了攤主們的健康。西安市中心醫院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后,急診科接診的餐飲從業者中,因過度疲勞引發的急性腸胃炎、腱鞘炎病例,比平時增加了47%!我的天,為了生計拼到生病,這真的值得嗎?
數字背后是活生生的人
這個視頻在網上火了,播放量突破了2.3億次!網友們的評論也從最初的"羨慕暴利"變成了對攤主的心疼和理解。
網友@人間清醒說得真好:"原來4萬流水背后是18小時高強度工作,還要承擔淡季虧損風險,這錢賺得太不容易。"
確實,當我們只看到熱鬧的街區和排長隊的攤位時,很容易產生"這行太賺錢了"的錯覺。但走近一看,每個攤主背后都有一個需要養家的故事,都有著難以想象的辛苦和壓力。
一位西安文旅研究院的專家指出了更深層次的問題:目前西安全市的文旅商戶中,只有23%建立了淡季引流機制。這意味著大多數商家只能靠節假日的"爆單"來支撐全年的經營。
說實話,看了這些數據和故事,我真的對那些文旅從業者肅然起敬。他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支撐起了城市的煙火氣和游客的美好體驗。正如網友@長安煙火所說:"我們看到的不應只是數字,更要理解這些數字背后,是一個個家庭的生計與堅持。"
下次再看到熱鬧的夜市和排長隊的小吃攤,希望我們能多一份理解,少一些抱怨。那盤看似"貴了點"的小吃背后,藏著攤主們太多的辛酸和堅持。
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和經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