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杰群)日前,挪威小說家西蒙·斯特朗格的新書《光明與黑暗的辭典》由上海譯文出版社與群島圖書聯合引進出版,已全面上市。
《光明與黑暗的辭典》采用獨特的“辭典體”,即以挪威字母表構建敘事單元,其結構之下延伸出的每個詞條則像一片片拼圖,拼湊出人性的善惡圖景,合成了一個普通家族的苦難與直至今日的抗爭史。作家挖掘那些被時間掩埋的記憶,又在講述家族故事的過程中重新定義自己敘述者、寫作者的身份。
書封。出版社供圖
西蒙·斯特朗格因此書而獲挪威書商獎、國家挪威語協會文學獎。日前,他來到中國,在上海、南京、北京三地,與國內多位著名作家、學者、媒體及出版人交流。在北京的對談活動中,西蒙·斯特朗格和中國作家張悅然從不同文化背景出發,探討如何在文學創作中突破傳統形式,以創新的敘事結構講述歷史故事。
張悅然說,西蒙·斯特朗格在小說里制造了幾個重疊的時空,敘事者自帶一定的調查、研究的色彩,這部分可以看成是非虛構的部分,他像是一個記錄者、一個收集者的角色。后面是兩個歷史時空,里面有受害的曾祖父,還有林南,有不同時空人物的生活,這樣的寫作對作者提出的要求很高:幾條線索要用同樣的節奏、同樣的韻律去推進,與此同時還要讓讀者充分沉浸其中。
西蒙·斯特朗格(左二)、張悅然(右二)。出版社供圖
張悅然提到,西蒙·斯特朗格在多重時空中織就一張可信而富有感染力的敘述之網。她認為,作家“打破邊界”讓小說“有了更多自由”。打破邊界對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讀者看到比原來更加豐富、更具有立體、多重空間的真實感。
西蒙·斯特朗格表示,他的小說結合了很多虛構和非虛構的因素。“基于小說中林南這個人物所有的內容都是來自真實記錄,所以林南做的這些事情是真真實實發生過的。但是我并不知道林南心里到底想了什么,所以這一部分是我進行創作的內容。”
西蒙·斯特朗格表示,在寫作的過程中他會盡可能共情遇到那些事情的人,想象當時是什么樣的聲音、場景、溫度,盡可能體會他們到底遭遇了什么。
“這本小說是關于語言的,也關于我們如何理解這個世界,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是時代的產物。”西蒙·斯特朗格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