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菲律賓中期選舉只剩下4天的關鍵時刻,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眼看國內選情風雨飄搖,妄圖通過“南海牌”翻盤,結果被中方現場“打臉”。
【菲軍艦航跡示意圖(圖源自南部戰區微信公號)】
5月5日下午,菲律賓海軍“埃米利奧·賈辛托”號巡邏艦(舷號PS-35)企圖強行闖入中國黃巖島領海。中國南部戰區第一時間作出反應,派出054A型導彈護衛艦“通遼艦”“柳州艦”以及中國海警5403艦實施攔截。
根據菲律賓媒體GMA新聞網報道,這場攔截過程堪稱“驚心動魄”。中方軍艦先是多次通過無線電喊話警告,要求菲艦立即撤離,但菲方不但拒絕配合,反而變本加厲,繼續向黃巖島核心區域推進。
面對菲方的強闖,中國海軍054A型護衛艦精準施策——通過快速掉頭、轉向封堵的方式,強勢切斷其前進路線,最近時距離僅30米,險些擦出火花。
最終,菲律賓艦艇在無法突破中方封鎖的情況下,被迫調頭撤離,狼狽逃出相關海域。中方整個過程操作專業、手段克制,同時展現出強大的控制力和戰場應變能力。
一句話總結——中方贏得漂亮,菲方碰了釘子。
很多人不理解,菲律賓明知道闖黃巖島是自找難堪,為何還要屢屢挑釁?答案其實很簡單:馬科斯在“賭”——賭一次大動作能贏來所謂的民意支持。
5月12日,菲律賓將舉行中期選舉。這場選舉對馬科斯而言,意義非同小可——不僅事關國會力量分布,更關系到他未來執政的穩定性。尤其是在前總統杜特爾特陣營卷土重來、聲勢不減的情況下,馬科斯的危機感愈發強烈。
【菲總統馬科斯的支持率很不樂觀】
過去兩年,馬科斯的執政表現可謂讓菲民眾“失望透頂”:經濟方面,承諾的“大米降價”根本沒有兌現,通脹反而居高不下;外交方面,更是一味倒向美國,與中國關系急轉直下,成了東盟內部不受待見的“異類”;更令菲民眾不滿的是,馬科斯家族還在近期被曝涉嫌貪污,涉及350噸黃金。
在這種情況下,馬科斯急需一場“政治秀”來挽回局勢。而南海議題,是他手上不多的“高調選項”。
從戰略層面看,馬科斯押注南海,是一種典型的“投機主義”行為。他希望通過制造與中國的海上對峙,向特朗普政府證明自己的“有用”,同時也希望借助輿論力量,營造所謂“鐵腕護海”的形象,激發菲民眾的民族情緒,進而換取選票和美國支持。
但現實很快打了他的臉。在此次攔截過程中,中國應對專業嚴謹,沒有給他留下任何“受害者敘事”的空間,菲艦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倉皇而逃;而且,菲律賓不是第一次耍這種小手段了,國際社會對菲律賓的非法挑釁早已疲勞,馬科斯沒有等來支持,反而更暴露其“破壞地區和平”的面目。
更重要的是,美國也騰不出手,當前特朗普政府的高關稅政策引發了各國反擊,中國更是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讓美國難以招架。再加上中東戰火依舊在持續,胡塞武裝拖住了美軍后腿,俄烏沖突也沒有結束,美國顯然沒有更多的精力來支持菲律賓,所謂的支持更多是嘴上說說,真打真撞時誰愿替他出頭?
【特朗普當前無暇顧及菲律賓】
而且菲律賓民眾并不傻,眼看油價、電價、米價上漲,民生苦不堪言,誰還會因為一次失敗的海上挑釁就對馬科斯政府感恩戴德?
馬科斯政府一次次在南海冒險,很大程度是因為誤判了美國的“安全承諾”。但馬尼拉可能忘了,美國曾明確表態——對盟友的支持“以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為前提”。
從烏克蘭沖突就能看出,華盛頓是“只送軍援,不派兵”,對菲律賓也不例外。更何況,一旦菲方在南海與中方發生真正的軍事沖突,美國估計“跑得”比誰都快,畢竟一旦美國插手,南海沖突就有可能全面升級成地區沖突,以美國當前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與中國“硬碰硬”的結果只會是兩敗俱傷。
總之,馬科斯政府在黃巖島的這場“賭博式挑釁”,不僅不能幫他加分,反而更暴露了他為保權力不惜攪局的短視與無能。
南海不是馬科斯的“提款機”,更不是美菲“政治操盤”的試驗場。和平發展才是菲律賓真正的出路,而不是一次次無謂挑釁換來的失敗表演。
說到底,與中國對抗得不到結果,跟著美國走也走不遠,馬科斯政府若不回頭,等待他的只會是更慘的民意反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