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前陣子自己在家燉雞,要么學網上教程先焯水,結果雞肉又柴又沒味;要么偷懶直接下鍋燉,湯里漂著一層灰撲撲的血沫,喝起來腥得皺眉。可我媽這鍋雞,不焯水也不腥不柴,秘訣到底在哪兒?我趕緊搬個小板凳蹲在廚房偷師,這才發現,原來咱們家燉雞的祖傳方法,講究的是“三泡二炒一慢燉”!
炒雞的正確做法
第一步:雞塊“搓澡”,血水自己跑
1、選雞有講究:燉湯首選現殺的三黃雞或土雞,肉質緊實不柴,攤主幫忙剁成麻將塊大小,回家不用泡水!
2、面粉搓洗法:雞塊放大盆里,撒2大勺面粉,倒半碗溫水,像搓衣服一樣揉搓3分鐘。面粉能粘走血水和臟東西,搓完用清水沖3遍,雞塊白嫩嫩、透亮亮,腥味去了一大半!
3、鹽水浸泡:搓洗后的雞塊加1勺鹽、1勺料酒,再倒清水沒過,泡20分鐘(血水會自己滲出來,比焯水更保嫩)。
小貼士:泡過雞的鹽水別急著倒!沉淀后取上層清水留著燉湯,鮮味翻倍!
第二步:先腌后炒,鎖住肉香
1、秘制腌料:瀝干水的雞塊放砂鍋,加3片姜、2段蔥白、1勺米酒(沒有就用黃酒),撒點白胡椒粉,抓勻腌15分鐘。
2、炒糖色上香:鍋里放1勺油、8顆冰糖,小火炒到冒琥珀色泡泡,立刻倒入腌好的雞塊(腌料汁留著!),大火翻炒2分鐘。雞皮焦黃、油脂滲出時,香味能躥到鄰居家!
3、加料爆香:把泡發的干香菇(連泡香菇的水)、紅棗、黨參片倒進鍋,和雞肉一起炒出香味,這時候淋上腌料汁,加熱水沒過食材兩指高。
關鍵點:一定要加熱水!冷水會讓雞肉收縮變柴,湯也不濃。
第三步:慢火咕嘟,滿屋飄香
1、大火燒,小火燜:湯煮開后撇掉浮沫,轉最小火,砂鍋蓋斜著留條縫(防止溢鍋還能散腥氣),燉40分鐘。
2、加配菜時機:燉半小時后放山藥塊、玉米段(早放會爛),繼續燜10分鐘。
3、調味靠后放:關火前5分鐘加鹽,撒一把枸杞,其他調料一概不放!喝的就是原汁原味的鮮。
掀開鍋蓋的瞬間,廚房像開了香氣炸彈,雞肉用筷子一夾就脫骨,湯面上浮著金黃的油花,喝一口從喉嚨暖到胃里。我媽還偷偷在鍋底埋了幾塊粉糯的芋頭,吸飽了雞湯的精華,比肉還搶手
老媽私房話:這些坑千萬別踩!
- 焯水毀所有:開水一燙,雞肉表面立刻收縮,血水鎖在里面,越燉越腥!
- 亂加香料:八角桂皮搶味,燉雞只需姜、蔥、米酒“去腥三劍客”。
- 中途添冷水:熱脹冷縮會讓肉質變硬,湯也不濃,必須一次加夠熱水!
上周那鍋雞,全家連湯帶肉搶個精光,姐夫還開玩笑:“媽,您開個燉雞店吧,我天天來捧場!”其實啊,這味道哪是調料堆出來的?用我媽的話說:“慢工出細活,舍得花時間才能燉出家里的味道。”
現在每次燉雞,看著砂鍋里冒出的熱氣,就想起小時候感冒,媽媽總會盛一碗雞湯,吹涼了喂我。那時候覺得,天底下最好喝的東西,就是這一碗飄著油星的金黃湯汁……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