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巴南醫院(重慶市巴南區人民醫院)核醫學科正式開診,這是重慶市巴南區首家,也是目前巴南區唯一的一家核醫學科。該科室的成立填補了區域在該領域的空白,將推動巴南及周邊地區精準診療水平邁上新臺階。
填補技術空白 區域精準診療有了新標桿
“巴南區人民醫院核醫學科的開診,是巴南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推進‘健康巴南’建設的重要舉措。”重慶市衛生健康委職業健康處處長劉亮晴在致辭中指出,當前重慶正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他希望醫院以此為契機,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核醫學+AI”融合,全方位提升重大疾病防治和醫學科技創新方面的能力;嚴守輻射安全底線,建立全市區級醫院輻射防護標準化樣板;深化示范引領效應,以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為依托,建立“三甲醫院-區域次中心-基層機構”三級聯動機制,面向基層開展核素治療適宜技術推廣,讓核醫學技術惠及更多區域。
巴南區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劉仁華表示,核醫學科的開診,填補了巴南區核醫學領域的空白,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先進、更精準的醫療服務。她希望,醫院要加快核醫學領域科研成果與臨床實踐的結合與轉化,向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精準的醫療服務;要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推動學科發展與進步,努力將核醫學科打造為“成規模、成體系、成品牌、成輻射力”的特色優勢學科;要發揮區域龍頭作用,積極搭建“技術紐帶”“協作橋梁”,輻射帶動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能力提升,造福更多巴南及周邊地區的患者。
以創新為驅動 踐行醫療為民初心
巴南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蘇立表示,核醫學科的啟用是醫院“補短板、強優勢”的關鍵一步,將有效解決區域患者跨區就診難題。他希望,科室未來的發展要以“安全”為底線,嚴守診療規范,確保每一個環節“零差錯”;要以“協同”為抓手,構建多學科診療體系;要以“創新”為動力,既要立足臨床,也要著眼科教,既要完成技術優化攻關,也要定期舉辦基層醫生培訓,讓優質資源輻射基層醫療機構。
目前,核醫學科配備了Symbia Intevo-Bold 16 SPECT/CT,Discovery RT CT,甲狀腺吸碘功能測量儀JXY-Ⅱ型等先進設備,具備開展SPECT/CT全身顯像、甲狀腺吸碘率測定、碘-131治療等多項診療技術的能力,能夠為患者提供三大主要服務功能,一是精準診斷——SPECT/CT可早期發現腫瘤骨轉移、冠心病心肌缺血等病變;腎動態顯像精確評估腎功能;二是靶向治療——碘-131治療甲亢及甲狀腺癌,鍶-89緩解骨轉移疼痛,碘-125粒子植入精準打擊實體惡性腫瘤;三是微創介入——從穿刺活檢到腫瘤消融,從血管栓塞到支架植入,用最小創傷解決復雜問題。
讓技術突破轉化為民生福祉,是醫療創新的根本意義。核醫學科的啟用,是巴南區人民醫院用精準診療縮短病痛與希望的距離,用技術創新詮釋“健康中國”民生溫度的鮮活注腳。
儀式結束后,在巴南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彭建,黨委副書記、院長蘇立,黨委專職副書記朱渝,黨委委員、副院長張志堅、唐楊等的陪同下,重慶市衛生健康委職業健康處處長劉亮晴,巴南區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劉仁華,巴南區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區疾控局局長、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兼)盧麟等與會領導參觀了醫院核醫學科及院史館。(資訊)
(文/肖亞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