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如果真的有幸上過大學,在他們那個時代,還真就對公務員這種崗位不屑一顧。他們當時覺得公務員拿著固定工資,在當時社會地位也不算太高,多“沒出息”呀,自己出去找工作才是正道。可誰能想到,短短二三十年間,考公已經成了當下社會最熱門、最穩定的選擇之一。
一些家長還不斷加碼,要求孩子一手準備考公,一手準備考教資,可最后才發現,其實就連公務員這項考試,基本上都有很多孩子被擋在門外。那么它的競爭到底有多激烈呢?光看數字還不夠,我們要看一些更加具象化的表現。
“一棟樓只能考出2個公務員”,競爭難度具象化之后,比想象更殘酷
我們都知道考公是需要考場的,每到考公季的時候,基本上考試都安排在周六、周日,因為那時中小學放假,空出來的學校教室就成了公務員考試的考場。還記得山東的一位同學吐槽說,千萬不要去小學考公,因為小學考場的桌子、椅子都太矮了,坐著特別難受。
不過這些教室用作考場有好處,那就是便于統一規劃、方便管理。而且從中我們能大致看出今年考公的難度情況。有一位考生在考公過程中突發奇想,換算了一下相關數字的對比。
他發現這整整一棟教學樓,這么多教室可能有上百間吧,然而最終能真正考上公務員的又有多少人呢?最后他得出了一個令人心碎的數字:一棟樓的考生可能就只能出兩個公務員。這就是當下現實的競爭程度,是不是很殘酷?
按照這個換算比例再繼續換算下去就會發現,平均三間教室能有一個同學能夠進入面試環節。但要注意審題哦,這僅僅只是進面試,進面試可不意味著就能被成功錄取,距離錄取還有挺遠的距離呢。
所以大家在考公之前就應該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準備情況,看看自己今年的實力有沒有信心去打敗這一整棟樓的考生,這也就相當于當年參加學校考試時,需要在學校取得前5%的成績,這樣才能確保自己順利上岸。
當下大學生的心態已經轉變了,家長萬萬“催不得”
還有人說了一句更扎心的話,當大家在埋頭考試的時候,可能不會相信那兩個能夠考上公務員的人壓根就沒在這棟樓里,人家壓根就沒去參加考試,當然這也是有可能的,只是概率很小。
既然提到公務員很多地方但凡不是熱門崗位薪資不高,而且一天也要工作8小時,為何大學生們卻如此熱衷呢?其實當下考公的熱度說明了學生心態的轉變。以前的學生可能覺得奮斗就是最好的出路。
但大家漸漸發現,有的時候奮斗并不一定能帶來諸如跨越階級這樣超大的轉變。而如果能在當下找一份類似“混吃”的工作,比如一些小地方的公務員崗位,就有一份保障。
吃的工作餐很衛生,不用自己操心,每天工作8小時,一眼能看到頭,甚至能掰著手指頭算自己退休的日子。其實這樣的生活對現在的大學生來說也是奢望了。雖然都是三千的工資,可單位能給交公積金,那就還是不一樣的。
這么說來,家長們真的沒必要催學生們同時做好幾手準備。能考公的,就一定要在畢業的時候最先把自己的目標定在這上面,要有一股一意孤行的勁頭,因為以這樣的難度,根本就不可能分心去同時兼顧好幾項考試,可別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和努力。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