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許立波 金 喆 每經編輯:董興生
“他做的也不是我們公司的股票,他就是投資人,喜歡做股票,我們也警告過他肯定不能做我們公司的股票。”5月8日上午,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詢問,昊海生科董事長侯永泰在電話中表示,公司實控人蔣偉多年來都不參與公司的實際經營,其案件所涉的交易行為與公司股票無關。
侯永泰看似“劃清界限”的表態 ,與前一晚昊海生科(SH688366,股價52.26元,市值121.87億元)的一則公告有關。根據昊海生科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之一蔣偉因涉嫌內幕交易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5月8日,昊海生科股價下跌1.71%,報收52.26元/股。
視覺中國圖
但記者注意到,盡管蔣偉多年來不在公司任職,但從公司創立至今的股權架構來看,蔣偉的影響力早已深深植入昊海生科的基因。2007年,他以昊海化工為依托,搭建起昊海生科在醫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領域的產業版圖。即便后來股權結構不斷調整,蔣偉夫婦始終穩坐控股股東之位。
如今,蔣偉因涉嫌內幕交易被立案調查,是否會給昊海生科帶來影響?5月8日,蔣偉接聽記者電話時表示案件在調查中,此后則婉拒了記者進一步采訪的請求。
實控人蔣偉鮮有公開露面
蔣偉是昊海生科的創始人之一。2007年,蔣偉創立了昊海生科的前身昊海有限,開始運用在管理及投資化工業務方面的經驗,并通過昊海化工及其他業務累積資金。
2007年5月,昊海有限通過引入上海華源生命科學研究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華源)完成了首次增資,注冊資本增至7242.13萬元,上海華源除現金出資外,還向昊海有限注入上海華源松江分公司(松江廠)資產。
這次合作,不僅為昊海生科后來的玻尿酸業務打下基石,也使侯永泰及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吳劍英與蔣偉有了交集。2009年9月開始,昊海有限的指揮棒交到了侯永泰手中。到目前為止,侯永泰一直擔任昊海生科的董事長,也是公司核心技術人員。
至于蔣偉,在此后的公告中均以控股股東及實控人身份出現,沒有在上市公司任職。據昊海生科新近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蔣偉、游捷為公司第一、第二大股東,持股數量分別為6652.80萬股、4032.00萬股,持股比例為28.53%、17.29%。一季報顯示,蔣偉和游捷為夫妻關系,是昊海生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公告上都披露得很清楚了,他(蔣偉)做的也不是我們公司的股票。”侯永泰在電話中明確表示,蔣偉并未在上市公司內部擔任實際職務或參與公司日常經營管理。由于對記者身份的不確定,其表示可以跟記者在公司業績說明會上做進一步溝通。
2025年3月27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蔣偉、游捷夫婦以73億元人民幣的財富居于榜單第3206位。
記者也注意到,與不少企業實控人頻繁現身公司各類經營活動不同,蔣偉鮮有公開露面;游捷的主要身份也一直是某公立醫院的臨床醫生,在昊海生科內部,其自2010年7月起任董事,并于2014年12月調任非執行董事。
憑借對昊海生科的長期持股,蔣偉與游捷已積累了可觀的財富。特別是在2024年,昊海生科大手筆現金分紅達2.31億元,占當期歸母凈利潤的54.92%。據記者統計,這也是昊海生科自A股上市以來,分紅金額最高的一年。以蔣偉、游捷夫婦合計持有昊海生科約45.82%股份計算,他們去年分紅金額約1.06億元。
5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聯系到蔣偉本人并向其詢問調查進展。蔣偉表示,該內幕交易案還在調查中。此后,蔣偉婉拒了記者進一步采訪的請求。
昊海生科曾是“資本寵兒”
玻尿酸在醫美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得前些年昊海生科成為“資本寵兒”。2019年在科創板上市時,昊海生科頭頂“玻尿酸第一股”的光環,以每股89.23元刷新當時的科創板發行價紀錄。伴隨這次上市,昊海生科也成為首家“H+科創板”的生物醫藥企業。
復盤昊海生科的發展軌跡可以發現,其目前涵蓋的眼科、整形美容與創面護理、骨科和防粘連及止血四大業務板塊,基本上是通過不斷并購的方式逐步建立起來的。
2007年引入上海華源后,昊海有限又先后并購了上海建華與上海其勝兩家企業,加上上海華源注入的松江廠,昊海有限很快切入醫用透明質酸鈉,也就是玻尿酸領域。
當時,公司的重心在眼科業務,因此并購了多家人工晶狀體相關公司。比如,2015年在香港上市后,昊海生科繼續“買買買”:2016年,花費3058.2萬元完成對河南宇宙100%股權的收購、花費7000萬元收購珠海艾格100%股權、花費3.6億元收購深圳新產業60%股權;2017年,花費2.16億元收購境外企業contamac;2021年又收購了亨泰視覺、廈門南鵬兩家OK鏡公司。
經過頻繁并購,昊海生科的業績增長迅速,營收規模從2010年的1.46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13.54億元。在2023年以前,眼科業務一直是昊海生科的第一大收入來源。
隨著玻尿酸在醫美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昊海生科順勢切入這一賽道。2013年,昊海生科的“海薇”獲批,成為國內首款單相交聯注射用透明質酸鈉凝膠。因為早期國內獲批上市的相關產品數量有限,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昊海生科的玻尿酸產品毛利率均超過90%。一支成本約20元的1ml裝玻尿酸,昊海生科的出廠銷售價接近300元。而在美容醫院,它的終端零售價大約為800元~1000元。
為豐富醫美板塊產品,昊海生科在2021年以2.05億元總投資獲得歐華美科63.64%股權,將醫美產品線拓展至射頻及激光醫療設備和家用儀器領域,并通過持有美國Eirion約13.96%股權,拓展“外用涂抹+經典注射”肉毒素領域。目前,昊海生科共有4款玻尿酸醫美產品。
去年昊海生科營收微增
2023年開始,醫美業務取代眼科產品,成為昊海生科第一大收入來源。但當眼科、骨科產品被接連納入國家集采,壓力都轉移到玻尿酸醫美產品上。
2024年,昊海生科實現營收26.98億元,同比微增1.64%;實現歸母凈利潤4.2億元,同比增長1.04%。公司四大板塊中,僅有醫療美容與創面護理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3.08%,其他三大板塊營收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但是2024年,昊海生科在醫療美容與創面護理產品板塊占比超過六成的玻尿酸產品銷售收入增速從2023年的95.54%跌至23.23%,營收為7.42億元;占比超兩成的射頻及激光設備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滑6.97%。眼科、骨科兩大傳統支柱業務因集采沖擊,收入分別同比下滑7.60%、4.11%。
與此同時,昊海生科整體毛利率從2023年的70.46%下降到2024年的69.89%,而在2016年,這一指標為84%。
對此,昊海生科解釋稱,盡管醫美玻尿酸產品的營收和集團收入增長帶動毛利率向上提升,但眼科人工晶狀體、眼科黏彈劑及骨科玻璃酸鈉注射液等產品在報告期內處于新一輪的國家或省級集中帶量采購的實施階段,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幅度較大,完全沖抵了玻尿酸產品銷售增長對整體毛利率增長的貢獻。
此外,在昊海生科列出的一組數據中,醫美玻尿酸產品及眼科產品的毛利率均不及同行。
在此背景下,不同機構對昊海生科前景的評價出現分歧。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在昊海生科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發布后,下調了公司股價、營收及EPS(每股收益)預測。機構指出,受醫美市場低迷、玻尿酸新原料沖擊影響,公司未來發展仍存不確定性。而平安證券發布研報指出,雖然人工晶體產品受集采影響,由于基數原因,公司2025年一季度業績受影響(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7.41%),但隨著影響有望出清,維持“推薦”評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