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組公開數據,截至25年1月底,我國境內公募基金管理機構有163家,公募基金的資產凈值達到31.93萬億元。30萬億以上的公募基金規模,如何進行規范運作,將會對整個A股市場的運行走向有著重要的影響。
5月7日,《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出爐,意味著我國公募基金將面臨著重要性的改革。與以往相比,這一次公募行業的改革力度很大,特別對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薪酬待遇有著重要的影響。
這一次的公募基金改革新規,到底有哪些看點呢?我總結了一下,主要強調了以下幾點。
例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資收益為核心的考核體系,適當降低規模排名、收入利潤等經營性指標的考核權重。
例如,調整基金經理的考核標準,基金產品業績指標權重不低于80%。
例如,在管理費率設置上,將會根據投資者持有期間產品業績表現適用差異化的管理費率。與此同時,建立浮動管理費收取機制,與投資者利益形成一致。
除此以外,還會考慮合理調降公募基金的認申購費和銷售服務費等,進一步降低投資者的投資成本。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公募基金往往過分追求基金管理規模的增長,因為基金管理規模的大小,與基金經理、基金管理團隊的薪酬待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性。然而,在基金過分追求管理規模的同時,卻疏忽了投資者的盈虧問題,導致不少投資者的持有體驗并不佳。
針對公募基金而言,隨著管理規模的不斷變化,基金的投資風格、資產配置方式也會發生顯著變化。
舉一個例子,過去某基金的管理規模只有20億元,基金經理可以靈活配置大盤股、中小盤股等資產。考慮到基金管理規模不大,所以基金經理在持倉上有著明顯的變化,也不會對相關的股票價格造成較大的影響。
隨著基金管理規模的大幅攀升,從過去的20億元左右攀升至150億元左右,這時候基金經理無法按照以往的策略配置股票了。考慮到市場的實際影響,基金經理可能會被動增配部分權重股,以滿足迅速增長的基金管理資金的投資需求。
20億元與150億元的投資風格、股票配置比例,顯然會有顯著性的區別。當公募基金的管理規模足夠大的時候,基金經理無法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來選擇適合的資產,而是需要根據管理基金的規模來調整投資策略,這也是很多過去業績表現優秀的基金經理,投資成績突然變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一次的公募改革新規,對基金經理的薪酬待遇影響也是顯著的。
在這一次的改革新規中,調整了基金經理的考核標準,基金產品業績指標權重不低于80%,而且對基金投資收益全面實施長周期的考核機制,三年以上的中長期收益考核權重不低于80%。
從直接影響分析,這一次的改革新規,將會加大基金經理的競爭壓力,加快行業的優勝劣汰效率。同時,將會引導基金經理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降低基金經理投資風格漂移等現象。
當基金經理的薪酬待遇與基金業績表現捆綁在一起,與投資者利益達成一致,這樣才能夠提升基金經理的專業水平,增強基金行業對投資者利益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在公募基金改革新規的影響下,未來公募基金將會逐漸改變以往過分追求管理規模的行為,逐漸重視高質量發展,把投資者利益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總結起來,這一次公募基金的改革新規,意在打破公募基金的“旱澇保收”狀態,讓基金經理擁有危機意識,提升基金行業的專業能力與服務意識,更加重視投資者的投資回報需求。
當前國內市場仍然面臨著“兩多兩少”的問題,即民間資金多,投資渠道少,中小企業多,融資渠道少。從投資者的角度考慮,在存款利率持續走低的背景下,資金急需要保值增值,卻不敢大舉投入股票市場、基金市場,主要原因是投資者對整個資本市場缺乏信心。
這一次公募基金改革新規的出爐,有利于重新樹立起投資者對公募基金行業的投資信心。通過這一次的改革新規來提升投資者對公募基金行業的信任度,引導投資者把閑置資金投向基金市場,滿足投資者資產保值增值的需求。
只有增強競爭意識、提升服務意識,引導長期價值投資,才能夠讓公募基金得到更好地發展。當前市場不缺乏資金,最缺乏的是投資信心,當信心回來了,市場基本上不愁資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