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在三年前的拙作《身穿人民軍制服的韓軍特務部隊白骨兵團,曾俘虜朝軍中將司令官》一文中,因資料考證不全,將被白骨兵團指揮官蔡命新襲殺的人民軍江原道游擊隊司令官吉元八與曾任漢城市委員長的京畿道游擊隊指揮官金應彬給搞混了,因此在這里先給讀者們賠個不是,接下來就來正本清源,介紹下歷史上金應彬這位鮮為人知的人民軍游擊隊指揮官的真正結局。
1948年在蘇聯(lián)的金應彬
金應彬(???),日文名金澤應彬,1914年出生于濟州島北濟州郡舊左邑月井里,其父母雖然都是農民,但在種田的同時也會向水產(chǎn)販子兜售海產(chǎn)品,所以家里在經(jīng)濟上還是比較寬裕的。不過由于是家中次子,加上小時候因為營養(yǎng)不良缺乏維生素B1而患上難以正常行走的腳氣病,所以金應彬的小學生活時斷時續(xù),直到16歲的時候才讀完小學.。
在現(xiàn)收藏于俄羅斯檔案館、由金應彬寫于1948年8月的《自傳》中,他繼續(xù)介紹道:1930年從北濟州小學畢業(yè)后,他即前往離家較遠的濟州農業(yè)學校讀書,這是島上唯一一所三年制中學教育機構,想要考進去非常的不容易。在農業(yè)學校,金應彬開始從那些留日歸來的進步人士口中聽到發(fā)生在日本的諸多左翼運動的故事,還閱讀了他們帶回來的《資本主義機器》、《今日世界》、《共產(chǎn)黨宣言》等進步書籍,從此也開始參加左翼活動。
1931年3月7日,在濟州農業(yè)學校的畢業(yè)典禮上,36名畢業(yè)生中的3人被現(xiàn)場告知吊銷了畢業(yè)證書,這一行為引起了學生們和老師之間的激烈對抗。3月9日,抗議活動演變?yōu)轵}亂,不嫌事大的金應彬也加入了騷亂學生的行列,并參與毆打了平日里經(jīng)常欺負朝鮮學生的日本老師。騷亂過后,濟州邑各處大街小巷上都貼出了反日宣傳告示,日本警察部門對這一反常的現(xiàn)象非常重視,馬上布置人手進行抓捕,包括金應彬在內的20名學生最終被捕。
不過,考慮到學生們身份特殊,為了不激化民間矛盾,日本駐朝鮮總督府最終決定將被捕學生們關押幾天后逐批釋放,而金應彬則是被最后釋放的三名學生之一,說明在日本人眼里他也已是一名頑固不化之徒。被釋放后,由于被學校開除了學籍,金應彬干脆在父親的資助下前往日本大阪留學,并于1933年4月以插班生的身份進入大坂市商業(yè)學校三年級就讀。1936年3月,金應彬高中畢業(yè)后,又考入日本知名學府——早稻田大學的法律學院,并在1939年3月順利畢業(yè)。
濟州島農業(yè)學校
在大阪求學期間,金應彬也不忘研究社會主義思想、閱讀社科類書籍,比如《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和列寧的《國家與革命》這樣的左翼經(jīng)典著作。在親眼目睹了大阪工廠里的韓國打工仔在日本資本家的剝削下所過的悲慘生活后,金應彬更加確定,只有實行暴力革命的手段,才能打破現(xiàn)有舊制度造成的各種社會矛盾。由于在大學讀書期間經(jīng)常不顧危險地發(fā)表左翼言論,使得金應彬成為日本警察的監(jiān)視對象,還曾兩次被捕受監(jiān)禁。
大學畢業(yè)后,金應彬毫不猶豫地前往漢城,投身于左翼勞工運動中,他加入了朝共領導人金三龍組織的朝共秘密組織——京城共產(chǎn)主義小組,公開的身份則是漢城紡織工會的主席,負責為紡織工人們爭取權益。不過由于行事過于激進,使得金應彬在1941年底又被日本警方逮捕入獄。坐過牢、又是金三龍的結拜小弟,而金三龍又是著名的朝共領袖樸憲永的拜把哥們,所以按照朝鮮人喜歡搞小團體抱團的傳統(tǒng),金應彬也自然進入了樸憲永的核心圈子,這自然也導致了他之后的悲劇性結局。
1945年8月15日半島光復后,被關在獄里的金應彬及其他朝共重要干部紛紛被釋放出獄。9月,金應彬在朝鮮全國工會籌備會議上被推薦為建國籌備委員會委員,在朝共內部會議上也被推舉為漢城市支部委員長。此時的朝共內部,也正分裂成幾派進行合作中的斗爭,面對反對派分子針對好大哥樸憲永的攻擊,脾氣一向火爆的金應彬在會議上威脅道:“一旦輪到我們掌權,我馬上就會下令殺死所有反對樸憲永同志的人!”
1948年,金應彬作為韓國代表參加了在黃海道海州市舉行的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結束后,由于三八線已經(jīng)被封鎖,韓國肯定是已經(jīng)回不去了,朝鮮又一時沒給安排什么重要的工作,金應彬便干脆申請前往蘇聯(lián)留學。也就是在蘇聯(lián)留學期間,金應彬寫下了講述自己前半生34年經(jīng)歷的小冊子《自傳》,不過與其他留蘇干部不同的是,金應彬即使待在幾萬公里外的莫斯科,仍忠于自己的好大哥樸憲永、金三龍。
日本警方對金應澤的審訊記錄
1950年6月底,人民軍解放漢城后,還在蘇聯(lián)進修的金應彬也急忙回國,剛抵達漢城,就被告知他的好大哥金三龍在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被李承晚政權逮捕并殺害了。金應彬強忍著悲痛,走上漢城黨支部委員長的工作崗位,同時兼任專門培訓南下特工的金剛政治學院院長,為戰(zhàn)事激烈的前線盡可能的提供人員和物資上的保障。9月下旬,美韓軍在仁川登陸后,金應彬預計漢城也即將失守,于是開始布置起人員撤退和游擊戰(zhàn)爭準備工作。
1950年11月,按照上級命令,活動在漢城和京畿道的人民軍各游擊隊被重組為敵后第一戰(zhàn)區(qū),并由金應彬擔任中將司令官,但由其直轄的游擊隊員據(jù)估計只有700-1000名。由于京畿道地區(qū)交通便利,加之受到地形限制,使得第一戰(zhàn)區(qū)游擊隊的活動很難對美韓軍后方產(chǎn)生多少實質性威脅。金應彬和樸憲永的另一個鐵哥們李承燁率游擊隊殘部一起撤退到鐵原郡,一直堅持到中朝聯(lián)軍反攻部隊的到來。
1951年1月,中朝聯(lián)軍勝利收復漢城,重返的漢城的李承燁、金應彬也立即開足馬力,在新刊印的報紙《解放日報》上對自己的游擊活動進行了宣傳,據(jù)該報1951年2月17日的報道稱:“自去年12月17日……金應彬游擊隊控制了從江陵到洪川的廣大地區(qū),破壞了道路橋梁,癱瘓了敵人的補給線,并對運送軍需品的敵軍車輛進行突然襲擊,擾亂了敵軍后方,給敵軍造成了重大損失……當時,派出的李承晚偽軍第9師團28聯(lián)隊,被我英勇的金應彬游擊隊大膽英勇的突襲作戰(zhàn)全部殲滅……”
“前來剿殺金應彬游擊隊但被鎮(zhèn)壓的敵第9師團28聯(lián)隊,在金應彬游擊隊的猛烈攻擊下,向寧越方向逃竄時,只剩下一個大隊的兵力,岌岌可危……現(xiàn)在,南江原道和慶尚北道的部分地區(qū)仍被英雄的金應彬游擊隊牢牢控制。從12月17日至1月13日一個月的戰(zhàn)斗中,金應彬游擊隊共斃敵1546人,俘敵242人,繳獲迫擊炮4門、坦克炮2挺、重機槍4挺、輕機槍6挺、各型步槍362支、汽車5輛等大批軍事裝備……”
李承燁
在出版于1951年2月28日(中朝聯(lián)軍撤出漢城前夕)的《解放日報》上,又把“斃敵1546人”的戰(zhàn)績統(tǒng)計重新強調了一遍。撤回朝鮮后,金應彬還通過勞動黨出版社出版了小冊子《金應彬游擊區(qū)斗爭實錄》,來作為他控制下的金剛政治學院的教材。而對于李承燁、金應彬等人的回歸,朝鮮方面起初也是報以熱烈歡迎,但由于金應彬仍堅持追隨好大哥樸憲永,所以他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已處于無事可做的狀態(tài),頂多只能去金剛政治學院給南方派的學員們講講課。
朝鮮戰(zhàn)爭結束后,在1953年8月5日舉行的勞動黨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朝鮮領導人開始追究起戰(zhàn)爭失敗的責任,樸憲永及其小弟們——這個團體現(xiàn)在一般稱之為“南方派”——被認定負有主要責任,因此包括樸憲永、李承燁、金應彬在內的十多名重要領導人被開除出黨,其中樸憲永、李承燁還被判處死刑。金應彬雖然不在死刑名單之列,但在判決生效后其名字也就不再出現(xiàn)在任何公開報道之中,總之其政治生命肯定是終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