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都到了1944年底,甚至1945年德國眼看著就伸腿去世的時候,美國還在大力援助蘇聯?甚至于援助的物資數量更多了。不是英美財大氣粗不在乎,實在是自己和德軍作戰的表現太差,光靠自己搞不定德國,還是需要蘇聯在東線分擔壓力。可能不會有人想到直到1945年盟軍高層中依然有人認為西線盟軍完全沒有能力進攻德國腹地,甚至還有被反擊的風險,但這件事確實是發生了。
?盟軍打仗實在是辣眼睛
很多人認為阿登反擊戰中盟軍抵擋住德軍的突破后,情況就轉危為安了。但事實上直到1945年1月份盟軍的形勢依然很不樂觀,巴頓認為盟國依然還有輸掉戰爭的風險。丘吉爾覺得能盟國已經喪失了在西線的主動權,他們需要面對一個寬廣的防疫戰線,但是兵力嚴重短缺。
美軍為了彌補一線戰斗兵力,補充兵訓練時間硬是從17周下降到了13周,并且放下成見讓黑人參與一線戰斗。在1945年1月1日,盟軍在西線的地面部隊總人數為76個師近300萬人,盟軍不是一個師四萬人,實在是后勤人員太多了,機構結構臃腫不堪,真正能投入到一線作戰的兵力非常少。
如果不是德軍在1–2月份緊急向東線抽調了包括7個裝甲師在內的13個師,而美軍又在同時期增加了10個師,那盟軍在西線的進攻可能還要再推遲一段時間。包括艾森豪威爾、丘吉爾、布魯克等人都認為西線形勢不利,急需東線蘇軍發動大規模攻勢以援助西方盟軍。
掌握絕對空中優勢和海軍優勢,擁有17000輛坦克、裝甲車的300萬機械化部隊面對只有東線一半力量的西線德軍(西線德軍總兵力不超過50萬人),竟然急得瘋狂向蘇聯求助,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敢停了對蘇聯的援助嗎?羅斯福這邊一停援助,蘇聯在那邊也停了進攻行動,讓盟軍來啃德國這塊硬骨頭。
?蘇聯面對的德軍要比西線強多了
在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期間,蘇軍要面對的德軍可比西線的B集團軍群要強。維斯瓦河戰役期間德軍A集團軍群和海因里希集群的第一裝甲集團軍合計兵力達到了47個師,其中A集團軍群下轄有第九集團軍,第17集團軍和第四裝甲集團軍,海因里希集群包括一個第一裝甲集團軍,光是裝甲師就有八個。
而阿登反擊戰時期的德軍B集團軍群包括第五裝甲集團軍、黨衛軍第六裝甲集團軍,第七集團軍,第十五集團軍和集團軍群預備隊,合計34個師。在戰役最初期德軍是16個師面對盟軍7個師,擁有兩倍的兵力優勢,這才在最初期一口氣吃掉了美軍的兩個團7000多人。
在1945年1月1日,德軍在東線一共有169個師,而在西線只有74個師。蘇軍在發動維斯阿瓦河戰役之后德軍疲于應對,從其他戰場抽調了大量部隊過來,到1945年3月1日,東線德軍的兵力增加到了203個師,(其中有43個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但是現在的裝甲師還有多少輛坦克很難說),西線德軍兵力下降到58個師,西線幾乎就是不設防了。
?從1945年德軍的防御重點就可以看出來到底是西線重要還是東線重要了。對于英美這樣的海洋國家來說,海軍才是最重要的,陸軍是真的不行。英美根本沒見識過東線的血腥與殘酷,蘇德雙方在數年的戰爭中早已經拋棄了一切,雙方士兵只想置對方于死地,因此德軍在東線打仗的時候特別拼命,非常害怕被俘虜,而在西線則沒有那么拼命,還投降的時候投降的非常爽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