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14個國際護士節。近年來,太原市護理隊伍建設成效顯著,護士隊伍結構持續優化,護理服務模式不斷創新,護理服務質量穩步提升,為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提供了堅實支撐。據統計,全市2024年護士人數達3.6389萬人,其中,25歲至34歲護士成護理隊伍的主力軍,占總人數的45.23%,本科學歷占比達51.09%。
結構優化顯成效
我市通過政策引導、教育培訓、崗位激勵等措施,推動護理隊伍向專業化、多元化方向發展,護士隊伍結構持續優化。
去年,我市堅持以“發展護士隊伍”和“優化護理服務”為主線,依托全省護士服務能力培訓,圓滿完成二級以上醫院新入職護士考核、緊缺護理專業崗位培訓,專科護士能力提升邁出新步伐。據統計,2024年我市護士人數達3.6389萬人。從年齡結構看,25歲以下的護士占4.55%,25歲至34歲護士占45.23%,35歲至44歲護士占34.77%,45歲至54歲護士占10.04%,55歲至59歲護士占3.37%;從學歷結構看,本科學歷占比51.09%,大專學歷占比41.93%,中專及中技占比6.79%。
專業內涵再升級
我市積極推動護理服務模式創新,拓展服務內涵,讓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需求。去年,我市率先遴選有基礎、有能力的醫院先行先試“互聯網+護理”服務,在打造形成可復制、可推廣模式的基礎上,制訂太原市“互聯網+護理服務”工作實施方案,配套完善服務目錄、風險評估、糾紛處理等操作指南,搭建起“1+3”制度體系。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服務,患者通過App、小程序等一鍵預約專科護士,實現“線上評估—預約下單—上門服務—滿意度評價”閉環管理。
目前,全市12所醫療機構線上注冊護士可提供臨床、專科、母嬰、中醫等4大護理領域17個服務項目,試點醫院服務好評率達95%以上,護士人均服務半徑擴大50%,減少患者往返醫院次數5200余次。
關愛護士穩發展
護士長期工作在臨床第一線,護理工作既是不可替代的醫療技術崗位,又是承擔患者生活和心理照料的勞動崗位,工作連續性強,且護士中女性占絕大多數,同時承受事業、家庭的雙重壓力。我市結合護理工作實際,采取務實暖心舉措,走訪慰問臨床一線護士以及家庭困難的護士,與護士面對面交流,了解工作生活狀況,傾聽需求和建議,盡最大努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同時,依法依規保障護士獲得工資報酬、福利待遇、社會保險、衛生防護、執業安全等合法權益。
今后,市衛健委聯合晉信公證處推出優先為醫護人員及家屬提供公證法律服務的活動,組建“醫護公證服務組”,確定每月首個周五為“醫護服務日”,設立“醫護專窗”,建立快速出證機制和容缺受理機制,最大限度服務保障廣大醫護人員快捷高效辦理公證事宜。記者 劉濤
來源:太原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