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記者從賀蘭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該局通過“政策扶持、服務用工、技能培訓”組合拳,積極探索“企業搭臺、產業賦能、群眾參與”的就業創業新模式,建設以“賀蘭漁工”為典型代表的特色勞務品牌,成功推動該縣傳統漁業從業者向“產業工匠”轉型,激活了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藍海”。
走進立崗鎮永興稻谷產銷專業合作社,返鄉創業人員吳英算起了增收賬:“過去螃蟹每斤只能賣30元,如今通過統一管理種苗、規范分揀銷售,價格提升到每斤40元至50元,每戶年均增收達2.5萬元。”數據顯示,2024年賀蘭縣漁業企業年經濟收入達1.2億元,“賀蘭漁工”品牌憑借標準化養殖與規模化銷售,有力推動傳統漁業向高效產業鏈轉型升級。
銀川科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每年臨時用工超過60人,在帶動本地就業的同時,其水產品遠銷內蒙古、陜西等地,品牌輻射效應十分顯著。
據了解,賀蘭縣人社局積極推動從“資金輸血”變“技能造血”,聯合農業農村部門開展“勞務品牌領航、助企政策護航”適水產業扶持政策宣講活動,將創業擔保貸款、青年見習等政策“紅利”直接送到養殖戶身邊。截至目前,已累計向適水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超1000萬元,惠及4家經營主體;不僅組織前往區外高校招引專業人才,今年還創新開辦3期互聯網營銷師培訓班,吸引150名學員踴躍參與,全力推動“漁業+電商”融合發展。
如今,從“捕魚人”到“產業工匠”的蛻變,不僅是職業身份的轉換,更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鮮活實踐。賀蘭縣以勞務品牌為重要支點,在持續鞏固“賀蘭漁工”品牌競爭力的基礎上,正著手謀劃勞務品牌矩陣建設:習崗鎮“新平果蔬工”、金貴鎮“小吃師傅”、洪廣鎮“金山羊倌”等“一鎮一品”項目已納入規劃,通過差異化定位,致力于帶動更多脫貧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
賀蘭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緊緊聚焦產業特色,進一步深化技能培訓與市場需求精準對接,讓勞務品牌成為鄉村振興的“金字招牌”,釋放就業創業的強大能量。(記者 馬照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