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1日,瑞士日內瓦郊外的寧靜別墅內,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悄然上演,中美兩國高層代表圍坐談判桌,唇槍舌劍間牽動著全球經濟的心跳。
中美
這場談判的特別之處,不僅在于它是貿易戰爆發以來雙方首次取得“實質性進展”,更因為美方代表罕見親口承認:“中方很強硬!”短短幾個字,道破了談判背后的激烈博弈。
圖源網絡
中方究竟是如何在這場較量中守住底線?這場談判又為全球釋放了哪些信號?
圖源網絡
中美談判
在這場貿易談判中,中方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領銜,美方則以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為首。
圖源央視
談判桌上,文件夾堆疊如山,翻譯耳機頻繁傳遞著交鋒的火藥味,一位現場工作人員透露:“美方開場就要求保留部分對華關稅,甚至提出擴大中國市場準入的附加條件。”
圖源網絡
然而,中方團隊的反應出乎意料:沒有妥協,沒有退讓,只有一句堅定回應:“平等對話的前提是相互尊重。”
這一幕,正是中美貿易談判的縮影,自2018年貿易戰爆發以來,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總額超過3600億美元,而中國也以反制措施回應,導致兩國貿易額在2020年暴跌16%。
圖源網絡
美國農民眼睜睜看著大豆滯銷,中國科技企業被“實體清單”壓得喘不過氣,全球供應鏈在動蕩中支離破碎。
圖源網絡
但這一次,劇本似乎變了,談判結束后,美貿易代表格里爾坦言:“中方談判人員展現出極強的專業性和韌性”,這句話看似客套,實則暗藏玄機。
格里爾
那么向來以“極限施壓”著稱的美國,為何主動放低姿態?答案其實就藏在雙方博弈的細節里。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
據官方媒體披露,中方在談判中亮出“三張王牌”:一是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2025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對跨國企業的吸引力只增不減。
新聞報道
二是新能源、5G等領域的絕對技術優勢,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年產75萬輛的“中國速度”讓美方無法忽視。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三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合作網絡,152個國家簽下的合作文件,讓中國在國際貿易規則制定中話語權倍增。
一帶一路
反觀美國,通脹高企、債務危機迫近,特朗普政府急需一場外交勝利為中期選舉鋪路,此消彼長之下,美方那句“很強硬”的感慨,更像是實力天平傾斜的無奈承認。
圖源網絡
談判成果同樣印證了這一點,雙方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由何立峰與貝森特直接牽頭,定期溝通關稅、市場準入等核心議題。
更重要的是,美方首次承諾“逐步取消不合理關稅”,而中國則表態擴大金融、醫療等領域開放。
特朗普
消息一出,全球股市應聲飄紅,納斯達克指數期貨漲2%,離岸人民幣匯率跳漲134點,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伊維拉連發三條推特點贊:“這是多邊主義的勝利!”
新聞截圖
但狂歡背后,暗礁仍在,美國國會部分議員已揚言要“審查協議是否損害國家利益”,而中國社交媒體上,“警惕美方反復無常”的呼聲同樣高漲。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從紙面協議到落地執行,往往隔著太平洋般的鴻溝,就像2020年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最終因美方未能兌現農產品采購承諾而淪為“爛尾樓”。
圖源網絡
這一次,雙方能否跳出怪圈?從一些細節里面就可以看出點端倪,中美這次的談判地點選擇在瑞士而不是美國,暗示著中方對“第三方中立性”的堅持。
中美
而且磋商機制明確“每月通報進展”,用制度化約束取代口頭承諾,顯然,中國正在用規則重塑博弈的玩法。
圖源網絡
這場談判看似是經貿利益的交換,實則是國際秩序主導權的無聲較量,中方以“強硬”姿態守住底線,恰恰證明了一個真理:大國博弈中,實力才是最好的談判語言!
信源:
中工網2025年05月12日——中方發布會: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達成了重要共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