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乳腺外科的診室里,一位患者正緊張地攥緊床單,局麻藥的涼意讓她不自覺地微微顫抖。這時,一雙手溫暖而堅定地握住了她——護士長蔡菲莉用無聲的陪伴化解著患者的不安。作為“福建省最美護士”,她總能在細微處傳遞專業的力量。
與此同時,福建省婦幼保健院急診科的燈光徹夜明亮。護士長肖云珍帶領著她的“全國青年文明號”團隊,在生命賽道上與時間賽跑,用行動詮釋著“生命至上”的真諦。
今天是第114個國際護士節
讓我們一同走進
這兩位護士長的世界
看她們
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
綻放不平凡的光彩
化解糾紛:從實踐中磨礪智慧
“護士長!外面有位家屬情緒激動!”在福建省婦幼保健院急診科的嘈雜聲中,“救兵”肖云珍總能第一時間穩住局面。這“定海神針”般的糾紛化解之道,源于她多年的實戰經驗。
▲“瑪利亞”臺風登陸,肖云珍和團隊成員接診120急診患者
01
傾聽為先
在應對醫患糾紛這一敏感問題上,肖云珍的第一反應不是辯解,而是懂得先退一步,耐心傾聽病人的訴求。她深知多數的糾紛源于溝通不暢,耐心傾聽、盡力解決患者訴求,往往能化解大半怨氣。
02
技術保障
扎針曾是急診科容易出現糾紛的一個場景。“你們大膽去做,扎不進去我來!”肖云珍的鼓勵給了護士們莫大的勇氣。她不僅自己苦練穿刺技術至“一針見血”,更帶領團隊精進技術,練就了過硬本領。“現在一些護士可以單手進行靜脈留置針穿刺操作,技術比我還精準。”肖云珍自豪地說。
每個月,肖云珍還組織團隊開展突發情況急救演練,在提升急救技能的同時,讓團隊在應對突發情況時能表現得更從容不迫。
▲六一兒童節當天,肖云珍和在急診室輸液的寶貝一起畫畫。
03
預見性服務
肖云珍還擅長“提前排雷”,她常教導團隊:“想在患者前面,一切以安全為重”。比如看到臨產孕婦,護士會主動幫助慌亂的家屬辦手續、拿行李,縮短等待時間。這些主動服務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也將許多可能出現的糾紛化解于無形。
患者關懷:絕望之處播撒希望
相較于急診科的忙碌與多變,乳腺外科的情況較為特殊。這里的治療不僅是與疾病的抗爭,更是一場守護希望的持久戰。
▲蔡菲莉到社區醫院義診。
化療的痛苦常常讓患者想要放棄。面對治療帶來的脫發、嘔吐等副作用,患者們的焦慮與日俱增。為此,蔡菲莉與科主任每年策劃“粉紅絲帶月”團建活動,邀請治愈患者重返科室,用親身經歷為新病友點燃希望。
▲蔡菲莉和科室醫護組織乳腺癌患者前往武夷山團建,部分患者與醫護在山頂合影留念。
在一次去武夷山的團建活動中,一位康復患者站在山頂感慨:“去年此時,我連活下去的勇氣都快沒有了。”
山風拂過,蔡菲莉望著眼前重獲新生的笑容,更加確信看似平凡單調的護理工作,卻能在患者最脆弱的時候為他們帶來巨大的希望。
管理之道:用智慧創新打造科室文化
2014年,30歲的蔡菲莉成為護士長。面對由9個醫療組組成的“復雜科室”,蔡菲莉憑借智慧,摸索出別具一格的管理方法。
比如首次春節排班時,面對人人都想從初一開始休假的難題,她創新性地將排班表發給護士們自主排班。當大家發現這份“作業”誰都無法完美完成時,反而更體諒護士長的不易。最終,蔡菲莉設計的排班表滿足了90%護士的需求,剩余人員的換班方案也安排妥當,有效解決了排班難題。
自掏腰包為科室打造“節日記憶”,是蔡菲莉多年來的堅持。護士節、醫師節、元旦、科室團建日等特殊日子,她都會用心準備定制有科室logo的各種小禮物、手寫賀卡,甚至兒童節也不忘組織年輕護士參加“密室逃脫”等活動,幫助大家放松身心。
▲蔡菲莉組織科室成員開展護士節活動。
有人勸她別如此破費,蔡菲莉卻笑著回應:“護士工作很辛苦,小小的儀式感能讓他們感受到科室的溫暖,這份投入就值得。”這份用心讓輪轉的護士和離開的規培醫生念念不忘,時常回“娘家”看看。
傳承精神:照亮后來者前行路
初入職時,蔡菲莉曾因一次失誤自責不已。面對需要當眾檢討的窘境,年輕的她忐忑不安。
出乎意料的是,當時省立醫院分管醫院護理的李紅副院長并沒有嚴厲斥責,而是用平和的語氣讓大家先解決問題,思考當下如何幫助病人恢復,再琢磨如何避免類似的錯誤重演。
“她處理問題的方式讓我感受到了柔軟也可以充滿力量,也讓我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蔡菲莉回憶道。
近二十年過去,李紅前輩的處世智慧仍深深影響著她。如今,身為護士長的蔡菲莉始終秉持一個簡單卻深刻的原則:要做護士們可以依靠的家長。這份同理心,讓她在嚴格要求的同時,始終保持著柔軟的溫度。
在福建省婦幼保健院急診科,每個突發狀況都是最好的教學案例。于是,肖云珍安排了每周一次的急診科復盤。從成功案例到遺憾教訓,團隊在坦誠交流中共同成長。在這些復盤會上,老護士分享實戰經驗,年輕護士貢獻創新點子,共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一次出診,面對被產婦放在冰冷水泥地上的新生兒,年輕護士急中生智,用浴霸和棉被搭建出簡易“輻射床”。這個案例在復盤會上分享后,經驗就變得可視化、可復制。
▲肖云珍組織開展護理安全警示教育專題講座。
在肖云珍眼中,每個護士都有獨特優勢,她需要用“放大鏡”發現并放大這些閃光點。在她的帶領下,急診科不僅培養出一批批技術過硬的護士,更孕育出敢想敢做的創新精神。這種開放式的傳承,讓每位護士都能在危急時刻展現專業與擔當。
護士長的B面人生
平衡工作與生活的藝術
脫下護士服,蔡菲莉在朋友圈里是個十足的“生活家”。喜歡拍照的她,總能用鏡頭捕捉工作生活中的美好瞬間,病區陽臺的風景、日常的點滴都被她定格成珍貴的畫面;她鐘情于脫口秀,還是國乒的狂熱粉絲。
如今的她,學會了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讓生活充滿溫暖的光芒。
▲蔡菲莉拍攝的夕陽
而在急診科上演完“生死時速”的肖云珍則喜歡通過跳舞和戶外運動釋放壓力,在她看來,這些充滿生命力的愛好,不僅是減壓閥,更是保持職業熱情的秘方。
給未來護士長的建議
對于懷揣護士長夢想的年輕人,兩位“過來人”給出了職業發展建議。
肖云珍強調:“過硬的業務能力永遠是立身之本。”在日新月異的時代,醫療技術不斷革新,對護士長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
她建議年輕護士要持續充電,不僅要深耕護理專業技能,還要培養管理思維,努力成長為“專業技術+管理能力雙優”的復合型人才。
▲肖云珍參與病人突發過敏性休克的現場搶救。
蔡菲莉則十分看重職業精神的培養:“職場上需要有慎獨之心,醫療差錯往往源于被忽視的小隱患。比如深夜獨自換藥的每一個規范操作,都是守護患者的生命防線。”
她還鼓勵年輕人多參與技能競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在實戰中磨煉膽識、展現才華。另外,找到支撐自己前行的精神力量,對這份職業需要持之以恒的熱愛。
(點擊圖片查看護士節特輯)
祝福所有護理工作者
節日快樂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林穎
編輯:菲菲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