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多學一分自救知識,就多一份生命保障。如何應對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日常應掌握哪些逃生自救技能?如何排查消防安全隱患?今天記者聯系到四川消防,為大家進行安全科普,一起來學習吧!
地震如何應對
在家中突遇地震,應選擇堅固家具旁或承重墻角落就近躲避,護住頭頸,震動停止后再撤到安全處。如在室外,應遠離建筑物,避開廣告牌、電線桿。
被困廢墟時,要盡力保證呼吸空間,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節省體力,用敲擊方法呼救,注意外面動靜,伺機呼救;盡量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如何應對洪水
四川消防相關負責人表示,洪水來臨前一般都會有征兆,“比如溪水突然渾濁,流速加大,水位上升,并且聽到由遠而近如火車轟鳴般的水聲。”
當洪水來臨時,如時間充裕,應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來不及轉移時,應立即爬上屋頂、大樹等高的地方暫時避險,等待援救;在被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體積大的物品,如油桶、塑料桶、籃球、樹木等作為臨時救生品,做水上轉移。
如何應對山體滑坡
記者了解到,山體滑坡前,通常會有以下征兆:
斜坡上有明顯的裂縫,裂縫在近期有加長、加寬現象;坡體上的房屋出現了開裂、傾斜;坡腳有泥土擠出、垮塌頻繁。
動植物出現異常現象;能嗅到異常氣味;不時能聽到巖石撕裂、摩擦、碎裂的聲音;出現地下水質、水量等異常。
發生山體滑坡時,要向山坡兩側穩定地區逃離;不要向滑坡體上方或下方逃離;當無法逃離時,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躲避;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注意保護好頭部;發現山體滑坡停止后,不可立即返回。
消防提醒:日常火災防范也需敲響警鐘
四川消防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自然災害以外,還有許多火災往往源于大家的疏忽,日常需重點關注以下消防隱患。
1、安全用電。不要亂接亂拉電線,電路中的保險絲切勿用銅絲、鐵絲代替;不要在一個插線板上同時連接多個電器,避免超負荷用電引發火災;使用合格電器,勤檢查電線和電器狀態,老化破損及時更換;電源使用完畢及時關,特別是離家外出前關閉電器避免無人看管時發生短路起火。
2、燃氣使用要規范。檢查燃氣管道及設施,不在管道上懸掛物品,清理可燃物;液化氣鋼瓶保持直立,使用時開窗通風,有人看管;燃氣軟管和灶具勤檢查,老化松脫及時維修或更換;外出前關閉燃氣閥門和灶具開關。
3、明火熱源嚴看管。不在床上或沙發上吸煙,不要隨意將煙頭扔進廢紙簍或其他可燃雜物上;使用明火取暖或做飯時,要保證有人看護,并遠離周邊可燃物;使用蚊香驅蚊時,應放置在不燃材料的基座上,并與周圍可燃物保持安全距離;使用香薰蠟燭、祭祀焚香等需全程看護,確保周圍無可燃物,結束后徹底熄滅余火。
4、生命通道要暢通。樓道常開式防火門要保持常開,常閉式防火門保持常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要暢通無阻,禁止堆放雜物或者鎖閉、占用;防火卷簾下要確保無雜物阻擋,人員密集場所的門窗不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消防車通道要保持暢通,應急疏散示意圖牢記心中。
5、消防設施要完好。消火栓箱不能被遮擋或放置雜物,內置消防水帶水槍完好,能正常出水;滅火器壓力指針指示綠色區域,保持壓力正常;感煙探測器、噴淋裝置等消防設施無遮擋或占用;安全出口應急疏散指示燈無破損、無遮擋。
6、重點關注“一老一小”。勸導老人不要臥床吸煙,不在家中或樓道堆積大量紙箱等可燃物;勸導老人電器老化及時換,不超負荷用電,使用電熱毯、取暖器時避免長時間通電;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火柴、打火機等要放置在兒童觸及不到的高處;帶領孩子認識常見的消防安全標志,熟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位置,教會孩子正確撥打119火警電話。
7、電動自行車嚴管理。電動自行車及其蓄電池不進樓不入戶,不進入電梯轎廂;電動自行車不得在樓梯間、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位置違規停放或充電;嚴禁擅自改裝電動自行車電池,要購買和使用適配的合格充電器。
8、裝修材料要嚴選。建筑構件、建筑材料、室內外裝修裝飾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的,必須符合行業標準和相關要求;人員密集場所室內裝修、裝飾,應當按照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使用不燃、難燃材料。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徐松明 圖 四川消防 編輯 曾雪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